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泛指文言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若有詩賦古文更好了,容日細細捧讀。」
創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所未有的事。《品花寶鑑》第五回:「這些房屋與那些鋪設古玩等物,都是生平創見,倒細細的遊玩了一會。」
沉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形容夜深的樣子。宋.蘇軾〈春夜〉詩:「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小品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幅較短,內容豐富多變的文章。如雜感、隨筆之類的散文。[例]這本選輯收錄了十位名家的小品文,篇篇精彩,值得細細品味。 △小品
院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庭院。宋.蘇軾〈春夜〉詩:「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紅樓夢》第五六回:「除了怡紅院,也竟還有這麼一個院落。」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跼蹐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跼,彎腰。蹐,後腳接前腳地小步走。跼蹐不安形容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溤玉梅團圓》:「徐信聞言,甚跼蹐不安。將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末,細細述了。」《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華甫弄得跼蹐不安,只得拉了定輝去咬耳朵。」也作「局蹐不安」、「局促不安」、「侷促不安」。
廬山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圈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於書本或文章上字句旁,標上圓圈或點,表示詞句的精采處或值得注意者。《儒林外史》第三回:「忙取筆細細圈點,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油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劑、調色盤、畫布、畫架、洗筆用具等。2. 油彩不易乾的特性讓畫家能較從容的作畫,且可反覆重疊、覆蓋、細細雕琢細節,此外油彩可經由畫筆在畫布上塑造出多變的筆觸,或厚重或輕薄,可描繪眾多物體、刻劃光影明暗,因此廣受喜愛。 范艾克法蘭德斯學派的范艾克(Jan van Eyck)為使用油彩作畫的先驅,被譽為油畫之父,其代表作為<阿諾菲尼的婚禮>、<童貞女、聖父上帝、施洗者>、<瑪格麗特˙范艾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油畫英文關鍵字:oil painting 參考資料郭書瑄(2005)。圖解藝術。臺北市:易博士文化。頁42-4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