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傷悼念。《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倢伃退處東宮,作賦自傷悼。」《三國演義》第五三回:「孫權聞慈死,傷悼不已,命厚葬於南徐北固山下。」
望眼將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武的詩。當時賈至因事被貶岳州司馬,嚴武也因事被貶巴州刺史,杜甫藉此詩表示對友人遭貶的惋惜。詩中並且自傷失官窮老的淒涼,與舊友分散各地的苦悶,因此每日盼望與老友相見,眼睛都快望穿了。詩中的「眼穿」和「腸斷」都是一種夸飾的修辭技巧,「腸斷」表示極度的傷心,「眼穿」表示極度的盼望。後來「望眼欲穿」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盼望極其深切。
未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豐賞厚賜以竭藏,赦姦縱過以傷法。藏竭則主權衰,法傷則姦門闓,故曰:「泰則反敗矣!」侵主好惡反法以自傷,喜決難知以塞明,從狙而好小察,事無常而法令申,不,則國失勢。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聲。四鄰不計,司聲不聽。則臣下恣行,而國權大傾,不,則所惡及身。勞主不明分職,上下相干,臣主同,則刑振以豐,豐振以刻,去之而亂,臨之而殆,則後世何得。振主3>喜怒無度,嚴誅無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錯4>,則人反其故。不5>,則法數日衰,而國失固。芒主通人情以質疑,故臣下無信,盡自治其事,則事多。多則昏,昏則緩急俱植,不,則見所不善。餘力自失而罰,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姦臣,下無侵爭,世無刑...
班婕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漢成帝宮中女官,賢才通辯,為帝所幸。後趙飛燕得寵,被譖,退侍太后於長信宮,作賦自傷,詞極哀楚。也作「班倢伃」。
四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詩序〉:「四月,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遭亂自傷之詩。首章二句為:「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弓影浮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杯弓蛇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1>《管子》書:「齊公出於澤,見衣紫衣,大如轂,長如轅,拱手而立。還歸,寢疾,數月不出。有皇士者,見公語,驚曰:『物惡能傷公!公自傷也。此所謂澤神委蛇者也,唯霸主乃得見之。』於是桓公欣然笑,不終日而病愈。」予之祖父郴2>,為汲令3>,以夏至4>日詣見5>主簿6>杜宣7>,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
摧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蹉跎失意。《北史.卷八三.文苑傳.荀濟傳》:「自傷年幾摧頹,恐功名不立。」《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榮華富貴,享受不過片時;潦倒摧頹,波瀾又興多少。」
孤標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
肅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後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餘亦卒,世人稱為「賈太傅」、「賈長沙」,又稱為「賈生」。 (3) 瞿然:驚慌、恐懼的樣子。瞿,音ㄐㄩˋ。 (4) 獵纓:攬纓,攬冠纓而正衣襟,整飾儀容的意思。纓,音|ㄥ,繫帽於頸的帶子。 (5) 危坐:挺直身軀端坐。 (6) 竊:私下。謙詞,用來表示所言所行只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現。
改過從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過自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史記.卷一○.孝文本紀》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詔獄逮徙繫長安。太倉公無男,有女五人。太倉公將行會逮,罵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緩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緹縈自傷泣,乃隨其父至長安,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1>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2>,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妾願沒入為官婢,贖父刑罪,使得自新。」書奏天子,天子憐悲其意,乃下詔曰:「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姦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