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傅會:牽強、附會。〔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緜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城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城邑和衙署。《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龐公傳》:「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避亂荊州,閉戶閒居,未嘗入城府。」
搖搖欲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四歲。 〔注解〕 (1) 孔明: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著有《諸葛武侯集》。 (2) 北斗:星座名。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稱為「北斗」。 (3) 將星:將帥的星宿。
螳螂捕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黃雀伺蟬注音︰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ㄙˋ ㄔㄢˊ漢語拼音︰huáng què sì chán釋義︰伺,窺伺。「黃雀伺蟬」猶「螳螂捕蟬」。見「螳螂捕蟬」條。 01.南朝梁.元帝〈荊州放生亭碑〉:「譬如黃雀伺蟬,不知隨彈應至;青鸇逐兔,詎識扛鼎方前。」 參考詞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 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ㄗㄞˋ ㄏㄡˋ漢語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huáng què zài hòu釋義︰即「螳螂捕蟬」。見「螳螂捕蟬」條。 01.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志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寄居、旅居。《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會天下之亂,遂棄官客荊州,建安中乃還。」
聲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或見於《晉書.卷六.明帝紀》。 (2) 石崇:西元249∼300,晉南皮人,字季倫。元康初累官至荊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財無數。在河陽營建金谷別墅,後拜衛尉,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八王之亂時,他與齊王冏結黨,為趙王倫所殺。 (3) 王愷:字君夫,生卒年不詳,晉東海人。官至後軍將軍,少以才力著名,肆其意色,無所忌憚,與石崇鬥富,極盡奢華之能事。 (4) 校:當為「枚」之誤,《世說新語.汰侈》正作「枚」。 (5) 悵然自失:神志迷惘,若有所失的樣子。〔參考資料〕 《晉書.卷六.明帝紀》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欽信,欲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
涅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為梵語nirvāṇa的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痴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迴生死。涅槃並非死時才能證得,肉身尚在者稱有餘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稱無餘依涅槃。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唐.李華〈荊州南泉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報年之限,涅槃之時,同於如來。」也作「寂滅」、「圓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俗、粗鄙。唐.劉禹錫〈楚望賦〉:「傖音俚態,幽怨委曲。」宋.蘇軾〈荊州〉詩一○首之五:「遊人多問卜,傖叟盡攜龜。」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刀殺人」指借別人的刀來殺人。例如在《後漢書.彌衡傳》裡有一則故事:東漢末年,有個名叫禰衡的年輕人,他相當有才華,但脾氣不好,常常得罪人。曹操本來很喜歡他,但後來被他傲慢的態度觸怒了,氣得想殺掉他。但又因為他聲名在外,怕遭來非議,於是將他送給荊州刺史劉表。劉表之前也聽聞禰衡的才華過人,對他十分禮遇,所有的文書奏章都徵詢他的意見。但禰衡仍不改暴躁的脾氣,以致劉表也受不了他,想到江夏太守黃祖跟他個性一樣,於是就將他送給黃祖。黃祖剛開始也相當重用他,而禰衡也克盡職責。但有一次黃祖在宴請賓客時,禰衡當場和他起了衝突,而且出言不遜,黃祖一怒之下就將他殺了。曹操當初把禰衡送給別人就是想借別人的手殺他,後...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截,不要讓他向西。明元帝打算採納大家的意見。崔浩卻持不同的看法,他以為:「司馬休之等人侵擾劉裕鎮守的荊州,劉裕恨他恨得咬牙切齒已經很久了。現在趁著姚興死了,兒子姚泓能力不行,興兵去征伐,可以看得出劉裕必定是想攻入關中。一般來說,猛烈躁進的人,不會考慮後患。現在如果阻斷劉裕西去的道路,他必定上岸向北侵略,這樣反而使姚泓平安無事,而我國卻招來敵人。如今我方兵馬糧食都不足,不適合戰爭,因為一旦戰爭,北敵就會趁機進攻,趕去救援北方,則東州又會發生危險。倒不如將水道借給他,讓他西進,然後出兵堵住他東師之路。這就是所謂『卞莊刺虎,一舉兩得』的局勢。如果劉裕得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之恩,如果姚泓得勝,我們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