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懸鶉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類、昆蟲等為食。。 2、「百結」:晉.王隱《晉書》(據《藝文類聚.卷六七.衣冠部.衣裳》引)董威1>每得殘碎繒2>,輒結以為衣,號曰百結。 〔注解〕 (1) 董威:董京,字威,西晉人,生卒年不詳。太始初至洛陽,行乞於街,著作郎孫楚與之語,奇而載歸。數年後留詩即去,不知所終。 (2) 繒:音ㄗㄥ,古代絲織品的總稱。
花明柳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柳暗花明」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唐.王維〈早朝〉詩(據《全唐詩.卷一二六.王維》引)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1>。城烏睥睨曉,宮井轆轤聲。方朔金門侍,班姬玉迎。仍聞遣方士,東海訪蓬瀛。 〔注解〕 (1) 鳳城:帝都,指長安。(二) 宋.陸游〈遊山西村〉詩(據《陸放翁全集.劍南詩稾.卷一》引)莫笑農家臘1>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3>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4>無時夜叩門。 〔注解〕 (1) 臘:臘月,指陰曆十二月。 (2) 豚:小豬。 (3) 春社:古時於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於此日祭祀土神,以祈求農事豐收...
書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奏章。《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郎官上書疏,未嘗不止受其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舞鞋。《說文解字.足部》:「躧,舞履也。」
2.草鞋。《戰國策.燕策一》:「燕趙之棄齊也,猶釋敝躧。」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去天下若遺躧。」
3.沒有跟的鞋子。《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女子彈弦跕躧。」唐.顏師古.注:「躧字與屣同。屣謂小履之無跟者也。」
1.拖著鞋走。同「屣」。《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勝之躧履起迎。」唐.顏師古.注:「躧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
2.踩、踏。《水滸傳》第三二回:「看不見地下,躧了一條絆腳索。」《西遊記》第一七回:「我推倒了黑風山,躧平了黑風洞。」
分廷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分庭抗禮」。見「分庭抗禮」條。01.《舊五代史.卷五一.唐書.宗室列傳.秦王從榮》邵晉涵注引《五代史補》:「尤能為詩,賓主相遇甚歡。自是出入門下者,當時名士有若張杭、高文蔚、何仲舉之徒,莫不分廷抗禮,更唱迭和。」
百結鶉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類、昆蟲等為食。。 2、「百結」:晉.王隱《晉書》(據《藝文類聚.卷六七.衣冠部.衣裳》引)董威1>每得殘碎繒2>,輒結以為衣,號曰百結。 〔注解〕 (1) 董威:董京,字威,西晉人,生卒年不詳。太始初至洛陽,行乞於街,著作郎孫楚與之語,奇而載歸。數年後留詩即去,不知所終。 (2) 繒:音ㄗㄥ,古代絲織品的總稱。
末路窮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列郡不相親,萬室不相救也。今胡數涉北河之外,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鬥城不休,救兵不止,死者相隨,車相屬,轉粟流輸,千里不絕。何則?彊趙責於河間,六齊望於惠后,城陽顧於盧博,三淮南之心思墳墓。大王不憂,臣恐救兵之不專,胡馬遂進窺於邯鄲,越水長沙,還舟青陽。雖使梁并淮陽之兵,下淮東,越廣陵,以遏越人之糧,漢亦折西河而下,北守漳水,以輔大國,故亦益進,越亦益深。此臣之所為大王患也。 〔注解〕 (1) 曲臺:秦朝宮殿名稱。 (2) 懸衡:昭示法度。 (3) 胡越:胡與越。泛指古代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4) 晚節末路:朝代的末期。此指秦朝末年。 (5) 張耳:?∼西元前202,戰國大梁...
殷殷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向朗》中首次出現。另外《書經.君陳》內容記載周公死後,周成王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埋葬、掩埋。通「墐」。《荀子.禮論》:「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凡緣而往埋之。」《魏書.卷七.高祖紀下》:「路見壞冢露棺,駐殣之。」
大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用以稱長兄。《漢書.卷四四.淮南厲王劉長傳》:「從上入苑獵,與上同,常謂上『大兄』。」《樂府詩集.卷三八.相和歌辭十三.古辭.孤兒行》:「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