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無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回答說:「具有仁心的人自必愛人,因為他愛人,所以厭恨所愛的人被別人傷害。行義的人,自必遵循正道行事,因為他遵循正道,所以厭恨別人把正道攪亂。戰爭,是用來禁暴除害的,不是用來爭奪的。所以仁人之兵,所到之處,就有如時雨下降,沒有人不歡喜的。故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都是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所以近處的人愛他們的善行,遠處的人仰慕他們的德義,兵不血刃,即已降服敵人了。」後來「兵不血刃」被用來指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了敵人;或用來比喻輕易得勝。
等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來稱金銀、珠寶、藥品等東西的小秤。《西遊記》第七三回:「這些和尚,只怕也有些道行,須得三釐,快取等子來。」《里語徵實.卷中上.等子引李方叔友談記》:「邢和叔嘗曰:『子之銖兩不差,非秤上秤來,乃等子上等來也。』」也稱為「戥子」。
道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揚佛法、修煉道行的場所。《西遊記》第二一回:「山中有個道場,乃是菩薩講經禪院。」也稱為「法場」。
無人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人在的地方。《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英烈傳》第九回:「便抖擻精神,保了太祖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地。」也作「無人之境」。
守此失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顧此失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顧此失彼」原作「守此失彼」。薛道衡(西元540∼609),字玄卿,隋河東汾陰人,歷仕北齊、北周、隋王朝。與李德林、盧思道齊名,為當時文壇領袖。後因論時政,及隋煬帝妒其文才,被殺。隋文帝開皇八年,薛道衡被任命為淮南道行臺尚書吏部郎,兼掌文翰,隨從晉王楊廣、宰相高熲出兵伐陳。高熲曾問薛道衡此次征戰是否能成功,薛道衡舉出了四個理由,說明此戰必勝。其中的第四個,薛道衡認為隋朝因行王道而強大,陳朝則因無德而顯得弱小。而且陳的軍隊不超過十萬人,以其西起巫峽、東至滄海的地勢而言,如果軍隊分散則顯得孤立而力量單薄;若是軍隊全部聚集於一處,則會防守住這裡,卻失去了其...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半路出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半路」是指一直從事某種事情,中途突然改變初衷,所以叫半路;「出家」是指剃度為僧尼。「半路出家」則是指原本並無此意,中途才改變心意出家,比起原本即出家者,道行自然較淺。所以「半路出家」不僅有中途轉業改行的意思,也有比較不太專業的意思。例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中,就用了此語。《京本通俗小說》一般認為是南宋時代說話人的話本,而其中的〈錯斬崔寧〉可說是宋代話本中著名的公案小說。馮夢龍將其收入《醒世恆言》中,並更改題目,名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故事是一椿冤案,警惕為官者不可率意審案,隨便用刑,導致錯殺無辜。南宋高宗時,有位官人劉貴,祖上原本家境不錯,...
神出而鬼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可謂神出鬼沒。」這裡的「神出鬼沒」是指善於用兵。另明.沈鯨《雙珠記》第二五齣:「我想袁先生是個有道行的人,平日言語動靜,神出鬼沒,因此不敢問他詳細。」這裡的「神出鬼沒」則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出沒無常,變化莫測。
老師宿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高學博的儒者。宋.陸游〈賀周參政啟〉:「高文大冊,或託之不得其人;老師宿儒,有死而莫見於世。」宋.陸九淵《語錄》:「三百篇之詩,有出於婦人女子,而後世老師宿儒,且不能注解得分明,豈其智有所不若?只為當時道行道明。」
法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架裟,僧侶的法衣。菩薩本業經:「被上法服,當願眾生,服聖表示,敏於道行。」也稱為「法衣」。
道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養的功夫。南朝梁.元帝〈香鑪銘〉:「孰云道力,慈悲所薰。」也作「道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