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31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自己所確信的事告訴他人。《穀梁傳.桓公五年》:「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唐.元稹〈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江東道觀察等史贈左散騎常侍河東薛公神道碑文銘〉:「公歿矣!非我傳信,孰當傳焉?」
不指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期待、不盼望。如:「從不指望那非我本分所該得物,所以我心安理得。」
不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互相混雜。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且非我族類,往哲格言,薰蕕不雜,聞之前典。」《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卻說王朗聞報孫策軍馬退去,自引眾人來敵樓上觀望;見城下煙火並起,旌旗不雜,心下遲疑。」
滯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久留。《國語.晉語四》:「底著滯淫,誰能興之?盍速行乎!」《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二》:「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
錯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一時沒留意。《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莫非我們閒話時,那孩子出來,錯了眼,竟到他家裡去了?」
魆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地、私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九出》:「心事,除非我自知,鎮魆地淚垂。」《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內中單有蔡賢是知縣心腹,如飛稟知縣主,魆地到監點閘,搜出五六人來。」
色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肉體。《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這個色身尚非我有,何況外物乎!」
臉上掛了招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具有個人明顯的特徵。如:「莫非我臉上掛了招牌,要不然她怎能認得出我!」
催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催促、督促。《南史.卷五五.鄧元起傳》:「朝廷萬里,軍不卒至,若寇賊浸淫,方須撲討,董督之任,非我而誰?何事匆匆便相催督。」《三國演義》第六回:「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於路殺人。」
廝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蕩寇志》第二三回:「殺天使一事,並非我廝瞞你,便是山上眾頭領,也不得幾人曉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