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左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秦置尚書丞,漢代沿置。至東漢時,分置左右丞,主持尚書臺,監察百官。唐時於尚書省僕射之下設左右丞,左丞總領吏、戶、禮三部的事務,右丞總領兵、刑、工三部事務。六朝沿之。元時將尚書省併入中書,設中書省左右丞,至明廢之。清末各部置左右丞,位次侍郎。民國初年政事堂亦設左右丞,輔佐國務卿。
袁宏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桓溫領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並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
賣國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損害國家利益而求取私利的人。《三國演義》第四一回:「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千句話併一句話說,我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要不像從前那位老中堂,擺在面上被人家罵什麼賣國賊,我就得了。」
陳伯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睢陵人,生卒年不詳。初為南朝齊將,鎮守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梁武帝招降之,仍命其任江州刺史。後因聽從部下鄧繕等人挑唆,起兵反梁,失敗後投奔北方,成為北魏的平南將軍。西元五○五年,梁將蕭宏領兵北伐,陳伯之屯兵壽陽梁城(今安徽省壽縣)以抗梁軍。丘遲以書信招降,伯之遂感悟而反正歸梁,復官通直散騎常侍。
外澤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外強中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代,秦晉兩國交戰,晉惠公親自領兵上陣。出發前,卻選了四匹鄭國進獻的小馬駕車,朝中大臣慶鄭便勸他說:「古來遇到像戰爭這樣的大事,一定用本國出產的馬匹駕車,因為牠們和人生在同一片水土上,而知道當地人的心意,所以願意接受他們的調教,且熟悉他們駕馭的方法,隨便你怎樣導引牠,都沒有不如人意的。如今駕著外國的產物從事戰爭,等牠們一害怕起來,就會與人意相違。狂亂而煩躁,於是血液加速周身運行,使血管膨脹而青筋暴露。雖然從外表看起來非常強壯,內在卻已氣力衰竭。這時叫牠前進後退牠們都不肯,叫牠周折旋轉牠們也不能。那時君一定會後悔的。」惠公不聽,駕著小馬,與秦軍戰於...
水窮山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為陽城郡守。魏恭帝三年,爵上庸縣公,邑二千戶。西魏文帝大統九年,被俘降,宇文泰以其為帳內大都督,領兵鎮壓各地起事。北周武帝天和四年,累官至江陵總管,後出為涇州總管。卒諡定。 (3) 崢嶸:山勢高峻突出的樣子。 (4) 豁嶮:音ㄏㄨㄛˋㄒ|ㄢˇ,山谷地勢險惡難行。 (5) 馬束橋飛:橋墩斷裂,馬匹受到限制,無法通行。 (6) 中垺:中城。垺,音ㄈㄨˊ,外城。 (7) 款:叩、敲。此指開啟。
鋒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銳不可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銳不可當」原作「鋒不可當」,可能是出自於《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秦末,劉邦手下大將韓信首先擊滅魏王豹,平定魏地,又活捉代國相國夏說,乘勝領兵越過太行山,對趙國發動攻擊。趙王與主帥陳餘聞訊,立即於井陘口集結大軍防守。井陘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其西是一條幾十公里的狹窄驛道,不利於龐大部隊的行動。趙軍只要能事先守住陘口,便可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處於優勢;反觀韓信千里行軍,軍隊體力疲乏,居於劣勢。趙軍有一名謀士李左軍向陳餘分析情勢,認為韓信在短時間屢建奇功,乘勝進攻趙國,士氣旺盛,鋒銳難以抵擋,趙軍應先避開漢軍的鋒芒,不宜正面交戰。而漢軍千里行軍,...
采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宮女選自民家,稱為「采女」。後遂為宮女的代稱。《後漢書.卷一○.皇后紀.序》:「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領兵入宮,盡搶擄宮嬪采女入營,放火燒宮殿。」
視死若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他認為:隰朋善於言辭進退,可以立為大行;甯戚善於開墾種植,開發地利,可以立為大司田;王子城父善於領兵,能夠激勵士氣,讓士兵們不畏死亡,衝鋒陷陣,可以立為大司馬;賓胥無決斷獄訟十分公正,不會濫殺無辜,可以立為大司理;東郭牙能夠犯顏直諫,不怕得罪君王,可以立為大諫之官。論到管仲自己時,他認為上述五人,每個人個別的才能都比自己強,但若桓公想要稱霸諸侯,只有自己可以輔助桓公做到。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十分贊同,便按管仲的意思,授予五人官職,讓他們聽命於管仲,為齊國效力。其中描述王子城父時,原文就用了「視死如歸」,後來「視死如歸」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為了理想而不怕犧性生命,無所畏懼。
羊落虎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落入老虎口裡。比喻陷入險境,難有生存的希望。明.單本《蕉帕記》第二九齣:「太師爺就教龍驤領兵前去策應,定然送死,這是羊落虎口之計,伏乞太師爺尊裁。」也作「羊入虎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