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虎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科舉考試完畢,朝廷公布的錄取名單。《儒林外史》第四九回:「翰林高談龍虎榜,中書冒占鳳凰池。」
高譚清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妙清雅的言談、議論。《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傳》:「到葉見霸,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也作「高談清論」、「清談高論」。
衒材揚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炫耀才能,表現自己。唐.駱賓王〈上吏部裴侍郎書〉:「亦何嘗獻策干時,高談王霸,衒材揚己,歷詆公卿?」也作「露才揚己」、「揚己露才」。
清談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01.《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鄭太》:「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02.宋.劉清之《戒子通錄.卷二.家訓.顏之推》:「豈可備言乎!直取其清談高論,剖元析微,賓主往復,怡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高談"> 
巷語街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野狐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惑人心的甜言蜜語。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一折:「央及殺粉骷髏,也吐不出野狐涎。」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倚仗著高談闊論,全用些野狐涎,撲子弟,打郎君。」
規行矩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舉止守法不苟且。宋.司馬光〈稷下賦〉:「端居危坐,規行矩止,相與奮髯橫議,投袂高談。」也作「規行矩步」。
廣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的庭院。比喻公開的場合。如:「他藉酒裝瘋,在廣庭之中高談闊論了起來。」
陳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克家生平:字子剛,號梁叔。江蘇元和人。嘉、道間學者陳鶴之孫。少學詩文,為桐城姚瑩所器重。道光二十四年,中舉,關內閣中書。師事毛獄生、姚樁,受古文法,姚樁稱其為唐魏文貞公一流人。後入提督張國樑幕。咸豐十年卒。詔贈知府銜,世襲云尉騎。生平用力於《說文》,又兼治史。祖陳鶴傳《明紀》六十卷,於崇禎一朝未備,其補輯而成。觀點:師事毛獄生、姚樁,受古文法著作:著有《蓬萊閣詩錄》四卷等評價:師事毛獄生、姚樁,受古文法,姚樁稱其為唐魏文貞公一流人。詩學黃庭堅,「意境高談」「雄深谷健,「撫時感事,妙以蘊藉出之」
打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男子向人請安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種介乎作揖、下跪之間的禮節。《海上花列傳》第三八回:「樸齋叫聲『三老爺』,側行而前,叩首打千。三公子頷首而已。」也作「打扦」、「打僉」、「打千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