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鹿(山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rvus unicolor (Kerr, 1792)
背部暗褐色,臀部與尾部腹面為白色,奔跑時尾巴揚起,有訊號功能;毛短而密,耳大而圓,喉部中央有一無毛的圓形腺體區域;雄鹿頸部和前胸有鬃毛,角大而結實,1歲時不分叉,2歲以後開始分叉,最後形成3叉,長度可達100公分;頭軀幹長162~246公分,尾長25~30公分,肩高102~160公分,體重109½ž260公斤,雄鹿體型較雌鹿大;水鹿體型較梅花鹿大,為台灣最大鹿科動物。
印度到中國大陸東南部、斯里蘭卡、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和附近島嶼、海南島、台灣。
棲地多樣,但一般較喜雜林,會出現在海平面到海拔3,700公尺的山區森林斜坡上,可能隨季節有垂直遷移的情形,晨昏或夜間活動為主,白天休息,食物包括植物芽、葉、草、漿果、落果等,一般單獨或成2~3隻小群活動,小群通常由雌鹿和小鹿組成,族群密度因地而異,曾有每平方公里0.8~8隻的記錄:9~1月是主要交配季,小鹿在2~6月出生,一胎通常1仔,懷孕期約8個月,雌鹿在出生後第二年性成熟,圈養下壽命可達26年5個月。在台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山區,有狩獵壓力,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偶蹄目(Order Artiodactyla)
鹿科(Family Cerervidae)
臺灣梅花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體長約150公分,尾長約13公分,體重50~80公斤,肩高70~90公分。梅花鹿是因有白色似梅花的斑點分佈於背上而得名。身體毛色夏季為淡栗色,背部正中線為黑色帶,其兩側各有約20個白斑,冬季則為茶褐色,白斑較不明顯。通常公鹿體型較大,出生後第一年並不長角,從兩歲時開始長角,而且每年增加一個分叉,直到五歲以後才停止分叉,叉角基部之分枝向前方斜出。鹿角的生長具年週期性,春天初長之角為具有活組織之鹿茸,隨後於夏季有磨角行為,鹿角並會硬化成硬角,冬末硬角會脫落。雌鹿的體型較小,頭上不長角。齒式:門齒0/3,犬齒0/1,前臼齒3/3,臼齒3/3;總齒數=32。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紂儲聚財寶的府庫。在今河南省淇縣。《書經.武成》:「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之粟。」《管子.版法解》:「決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
覆蕉尋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把真實的事情看作夢幻。參見「覆鹿尋蕉」條。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訥孫(Nelson Ikon Wu,1919年6月9日-2002年3月19日),福建閩侯人,著名東方藝術史學者、作家,筆名鹿橋。1919年出生於北京,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大,1954年獲耶魯大學美術史博士學位。曾任西南聯大助教、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教授、耶魯大學教授、華盛頓大學教授,1984年以優異講座教授自華盛頓大學退休,1997年獲美中西區華人學術研討會特別頒贈「傑出學人獎」。[1]會取鹿橋為筆名最初是因為「深山樵子」之義取為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abyrousa babyrussa (Linnaeus, 1758)
皮粗而鬆垂、灰褐色,灰白到黃的短毛稀疏,腹部與四肢內側顏色更淺,上獠牙穿過鼻吻並向後彎,接近額頭,用於防禦,以纏住對手的下獠牙,下獠牙則為攻擊用;頭軀幹長87.5~106.5公分,尾長27.5~32公分,肩高65~80公分,體重可達100公斤。
蘇拉威西與附近島嶼。
喜居潮濕森林、藤叢、河岸或湖邊,能跑、擅泳、喜泥浴,可游過海域到其他小島,聽覺與嗅覺佳,不拱土,可能以落果、落葉為食,成小群聚居,雌豬一年生 2胎,發情週期28~42天,懷孕期155~158天,一胎1~2仔,小豬在年初出生,身上沒有條紋,較早熟,10天即可吃固體食物,5~10個月性成熟,但野外個體通常1歲以後才會生殖,圈養下壽命可達24年。由於分布侷限,島上住民經常捕殺做為食物,加上棲地破壞,鹿豬數量已經很少,現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瀕危物種。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偶蹄目(Order Artiodactyla)
豬科(Family Suidae)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日本民俗舞蹈,屬風流踊中獅子舞的一種。舞者頂戴鹿頭,布幔從臉部垂到胸部,腳穿草鞋,腹部掛著太鼓或羯鼓,通常以八人或十二人為一組跳舞。在盆會或祭典時在寺社內或各戶庭中繞行、跳躍,自己一邊以兩手拍打太鼓,一面歌唱跳舞。《鹿舞》分佈在宮城及岩手兩縣,演出的形態與一人演出的《獅子踊》是相同的。愛媛縣宇和島有《八鹿踊》,也有《七鹿踊》、《六鹿踊》,雖然鹿頭不同,但都是同一系統的舞蹈。宮城縣栗原郡的《八鹿踊》始於慶長年間(1596-1615),傳說伊達政公狩獵時,發現狂舞的鹿群,一時忘了射獵,也加入鹿群跳舞,此後便有此舞產生。在岩手縣內各地區的《鹿踊》,無論打扮、演出內容,均有差異。裝扮成鹿在宴席上...
《民俗藝能辭典》、《日本舞踊辭典》。
鹿洞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時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江西省星子縣北廬山五老峰下。參見「白鹿洞」條。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式四合院,東西向房屋和南北向房屋連接轉角的地方。《紅樓夢》第三回:「上房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鑽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也作「盝頂」。
四不像(大衛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 1866)
鹿角特殊,前枝分叉,後枝不分叉,尾巴是所有鹿科動物中最長的,蹄似馴鹿的蹄,寬大且蹄間有無毛的皮相連;夏季毛色黃褐色到紅褐色,肩部有黑色縱帶,雄鹿喉部鬃毛和雌雄尾部鬃毛顏色較暗;冬季毛較厚長,毛色灰褐色,喉部與體側較暗;頭軀幹長183~216公分,尾長22~35.5公分,肩高122~137公分,雄鹿體重平均214公斤,雌鹿體重平均159公斤。
原本分布於中國大陸東北部與東部,現在野生族群已滅絕,只有圈養族群。
本種由於角、蹄、尾等特徵與一般鹿不同而被稱為四不像,又因為是大衛神父介紹給西方世界而被稱為大衛鹿;原本棲息在沼澤濕地,食物以草和水生植物為主;雌雄鹿一年當中有半年的時間分開棲息,雄鹿鹿角通當12~1月脫落,新角立刻長出,5月長全,6~8月的生殖季,雌鹿會聚成小群,此時雄鹿會前來爭取交配機會,爭鬥時不僅會用角與牙齒互鬥,也會立起以前腳互踢;雌鹿的發情週期為20天,懷孕期平均288天,一胎通常1~2仔,出生時體重約11公斤,身上有白色斑點,2年3個月性成熟,圈養狀況下壽命可達23年3個月。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T0000001010--偶蹄目(Order Artiodactyla)
T0000001018--鹿科(Family Cerervida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