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26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尊者表白時,稱自己的情況或心情的謙辭。《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臨表悚戰,猶懼未允,不任下情。」《南齊書.卷二二.豫章文獻王傳》:「而臣頓有二處住止,下情所竊未安。」
倚馬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1> 桓宣武2>北征,袁虎3>時從,被責免官。會須4>露布文5>,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6>,俄7>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歎其才。袁虎:「當令齒舌閒得利。」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志》。 (2) 桓宣武:桓溫(西元312∼373),字元子,東晉龍亢(今安徽省壤遠縣西北)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廢帝,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未果而卒。諡宣武侯。 (3) 袁虎:袁宏(西元328∼376),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
布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招贅的女婿。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上》:「世號贅婿為布袋,多不曉其義;如入布袋,氣不得出。頃附舟入浙,有一同舟者號李布袋,篙人問其徒:『如何入舍婿謂之布袋?』無語,忽一人曰:『語訛也。』謂之補代。」也作「補代」、「贅婿」。
呼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指鹿為馬」。見「指鹿為馬」條。01.《梁書.卷三八.賀琛列傳》:「是故古人:『專聽生姦,獨任成亂。』猶二世之委趙高,元后之付王莽。呼鹿為馬,卒有閻樂望夷之禍,王莽亦終移漢鼎。」  
芾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植物生長茂盛的樣子。《廣雅.釋訓》:「芾芾,茂也。」王念孫.疏證:「陳風東門之楊篇:『東門之楊,其葉肺肺。』《大雅》生民篇:『荏菽旆旆。』義並與芾芾同。」也作「肺肺」、「旆旆」。
頻來無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入幕之賓。《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頻來無忌,乃入幕之賓。」
大難不死,必有厚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精忠岳傳》第二回:「他懷中抱著個孩子,漂流不死。古人:『大難不死,必有厚祿。』況兼這些鷹鳥護佑著。」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兒皇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契丹國先君稱嗣主之詞。《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錄》:「每國有大慶弔,學士以先君之命為書以賜國君,其書常曰報兒皇帝。」
造車合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以內證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謂大經題:《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2>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3>是也;《華嚴》4>者,隨緣之行,故普賢5>是也。此旦6>一佛二菩薩7>,即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8>,即今行與古跡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2) 遮那:毗盧遮那之略稱,為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3) 文殊:即文殊師利,佛教菩薩名,由梵語音譯而來。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象徵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鑿子。《詩經.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銶。」漢.鄭玄.箋:「韓詩:『鑿屬也。』一解:『今之獨頭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