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4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金飾身的佛像。唐.司空曙〈題凌雲寺〉詩:「百丈金身開翠壁,萬龕燈燄隔蘿。」
轉眼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很短的時間。《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三.葛衣記.薦之知信》:「無端平地起波濤,轉眼之間忘久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豈知轉眼之間,灰飛滅,金山化作冰山,極是不難的事。」也作「轉瞬之間」。
熯天熾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天和地都烘燙了。形容火勢凶猛,熱氣逼人。《西遊記》第四一回:「只見那紅焰焰大火燒空,把一座火雲洞被那火迷漫,真個是熯天熾地。」
堂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建築中,廳堂兩側連接較矮的側房。《列子.楊朱》:「庖廚之下,不絕火;堂廡之上,不絕聲樂。」南朝宋.鮑照〈傷逝賦〉:「循堂廡而下降,歷幃戶而升基。」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濃而無焰的火。《漢書.卷五四.蘇建傳》:「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狽因狼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行事無法順利推展,處境困頓窘迫的情況稱為「狼狽」。狼和狽會聯手做壞事。聽說,曾經有人獨自經過一處人罕至的地方,遇見了幾十隻的狼,情急之下,就趕緊爬到草堆上。其中有兩隻狼就鑽進了一個洞穴中,背出一隻老狼來,老狼來到草堆下,用嘴拔除草堆上的草,其他的狼看了,也跟著學牠的動作去拔草,眼看著草堆就要垮下來了,正巧遇到一群獵人經過這裡,把這個人救了出來。事後這些人一起挖掘這個洞穴,在裡面抓到了一百多隻的狼,就將牠們殺死,而大家都懷疑那隻老狼可能就是狽。後來「狼狽為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互相勾結做壞事。
老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國民的共同福利,我們每個人須負起兩個十字架——耶穌只負起一個:為破壞、鏟除舊的惡習,積弊,與像大癮那樣有毒的文化,我們必須預備犧牲,負起一架十字架。同時,因為創造新的社會與文化,我們也須準備犧牲,再負起一架十字架」。老舍經歷大時代的巨變,再加上童年過著忍饑挨餓的日子,非常能體會小百姓的無奈,因而造就多本經典之作。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著作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文博士》...
漢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湧現,但像西漢立國時那樣,君臣將相均為平民出身則是前所未有的,而以前延續了數千年的世襲貴族則終於灰飛滅,不知所蹤矣。劉邦在打天下和治天下的正確決策均出自於謀臣,但劉邦是這些決策的最後核定者。最為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王朝的開 國之 君,加上上述的諸多“第一”,劉邦的影響之排名在中國帝王中居前10,在世界帝王中居前60並不為過。
交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交。《水滸傳》第三四回:「秦明看那路時,又沒正路,都只是幾條砍柴的小路,卻把亂樹折木,交叉當了路口。」《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可巧見他刁著一根小袋兒,交叉著手,靠著窗臺兒在那裡歇腿兒呢!」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