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胡作亂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胡作非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劉開道作賊,於是勸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為。
胡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胡作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我心裡想來,師父如此胡行,有甚道行?」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八齣:「生克擦直逼的個官家下殿走天南,你道恁胡行堪不堪?」
篡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篡位、謀反。《三國演義》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
導氣之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引氣息,以求長生不老的方法。《紅樓夢》第六三回:「素知賈敬導氣之術總屬虛誕,更至參星禮斗,守庚申,服靈砂等作虛為。」
換生不如守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一動不如一靜。如:「對於一個謹慎保守的人而言,換生不如守熟,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則是不會輕舉動的。」
瑰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雅的儒者。晉.郭璞〈山海經序〉:「而譙周之徒,足為通識瑰儒,而雅不平此,驗之史考,以著其。」
涼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清解血熱的方法。常用於血熱行所引起的吐血、鼻血、便血等症狀。
遮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飾。《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卻又奏天子,遮飾己過。」《紅樓夢》第六九回:「說不得且吞聲忍氣,將好顏面換出來遮飾。」
狂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瞽,膚淺不明事理。狂瞽指狂淺薄的言論。多為自謙之詞。《漢書.卷七七.何並傳.贊曰》:「諸葛、劉、鄭雖云狂瞽,有異志焉。」《南史.卷六九.虞荔傳》:「願將軍少戢雷霆,賒其晷刻,使得盡狂瞽之說,披肝膽之誠,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
輟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止砍斧。比喻若無知己,即不輕露其技。漢.揚雄〈解難〉:「是故鐘期死,伯牙絕絃破琴,而不肎與眾鼓。獿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