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91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雁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座落於今陝西省長安縣南的塔樓。舊有雁塔二座;一在恩寺,稱為「大雁塔」;一在薦福寺,稱為「小雁塔」。
四無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四支修行方法。即、悲、喜、捨。是對一切眾生愛的心,悲是對一切眾生悲愍的心,喜是對一切眾生生起喜悅的心,捨是對一切眾生無憎、無愛平等中立的態度。《菩薩本緣經》卷上:「諸婆羅門尋共稽首,求請菩薩以前和尚,菩薩憐愍即便受之,教令修學四無量心,以是因緣,命終即得生梵天上。」也作「四梵住」、「四等生」。
氣誼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氣、情意互相投合。《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某太史,東海之鄙人也。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也作「氣義相投」。
神人共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仙、凡人都感到喜悅。形容天下太平的景象。《孤本元明雜劇.群仙朝聖.第三折》:「第一來聖主更仁,第二來群仙添壽考,因此上神人共悅賀皇朝。」
五停心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五種修行法。即不淨觀、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數息觀五種禪觀。此五種禪觀分別對治貪欲、瞋恚、愚痴、我見、散亂心五種汙染心。
大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想解除眾生痛苦的誓願。[例]大大悲
帖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順從、折服。宋.薛季宣〈跋蜡虎圖〉詩:「請君懸之政事堂,坐令帖伏犬與羊。」宋.曾鞏〈程嗣恭祖無頗程博文開封府推官制〉:「惠足以煦養惸弱,剛嚴足以帖伏奸強。」
是乃仁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近考試及第的人。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逢行李蕭條,前導曰:『迴避新郎君!』」宋.蘇軾〈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詩〉二首之二:「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葛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4~244)三國吳琅邪人,字孝先,號葛仙翁。為葛洪的祖父,好神仙之術,相傳曾從左學道,歷遊諸多名山,世稱為「太極仙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