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中抬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好歹。《儒林外史》第一回:「時知縣此時心中十分惱,本要立即差人拿了王冕來責懲一番;又想恐怕危老師說他暴躁,且忍口氣回去,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再處置他也不遲。」
瞪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瞪眼直視。常用於指目而視。《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傳上.杜審言傳》:「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宋史.卷二九二.盛度傳》:「度體肥大,艱於拜起,賓客有拜之者,則俯伏不能興,往往瞪視而詬詈之。」
沒話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話可答辯。《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先生被他駁得沒話說,發道:『讀書要觀其通,誰見你這般死煞丐下。』」
陪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低聲下氣,態度恭敬謙虛,以博得好感或使人息。《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既然做了一年夫妻,你家素有門望,料沒有把你我重拆散了,再嫁別人之理。況有令姊舊盟未完,重續前好,正是應得,只須陪些小心,元自不妨。」《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陪著小心,等他發作過了,拿一把鉛壺,撮了一把苦丁茶葉,倒滿了水,在火上燎的滾熱,送與眾位喫。」也作「賠小心」。
攀庭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出漢成帝時朱雲欲斬奸臣張禹,上書皇上借尚方寶劍,皇帝大,以為大不敬,要把朱雲問斬。推出去時,朱雲攀住殿檻大聲呼喊,得到了成帝的寬赦,並稱譽他的忠直。見《漢書.卷六七.朱雲傳》。後比喻忠貞之士。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怪當朝無肯攀庭檻,又誰個敢牽裳。」
民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的怨恨。如:「民怨無論大小,都須細心體察,設法解決,才是負責任的政府。」南朝梁.陸倕〈石闕銘〉:「民怨神,眾叛親離。」《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
勃然作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生氣而臉色大變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見劉元普勃然作色道:『夫人說那裡話!天下多美婦人,我欲娶妾自可別圖。豈敢汙裴使君之女!』」也作「勃然變色」、「勃然色變」。
移天換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天易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移」、「易」,均有變換之意,「移天易日」是指將天日改換了,出自於《晉書.卷五九.齊王冏列傳》。內容記載晉惠帝時,趙王司馬倫聽信寵臣孫秀的話,偽造聖旨廢后,誣殺忠良,還將惠帝驅逐,奪權篡位,引起眾。齊王司馬冏等人起兵討伐他,兩人因而伏法。但平亂後,司馬冏權勢漸大,態度日趨驕傲,也逐漸引起眾人不滿。河間王司馬顒上書陳述他的罪狀,司馬冏聽說後非常苦惱,與部屬商議該如何應對。有人建議他將權力讓出來,從事中郎葛旟聽了生氣地說:「趙庶人聽任孫秀,移天易日,當時喋喋,莫敢先唱。」意思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聽信孫秀的話,胡作非為,當時大家都在私底下談論,沒人敢發難...
披裘負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陵季子見路上有金子。呼叫過路的樵夫為其拾取。樵夫目回答:「我頂著夏日五月的烈陽,披著皮裘打柴,豈是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為賢者,問其姓字,樵夫卻認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報姓名,遂轉身而去。典出漢.王充《論衡.書虛》。後用以比喻貧困隱逸。唐.王績〈遊北山賦〉:「忽據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負薪。」也作「五月披裘」。
不周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據聞在上古時代,共工與顓頊為爭奪帝位,一之下,擊壞天柱,致此山缺壞不周,故稱為「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山海經.西山經》:「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崇嶽之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