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苟且自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馬虎虎的活下去。《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幸鄰人餽食飲,苟且自度。」
覆盤難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無處申訴的沉冤。《好逑傳》第五回:「久知覆盤難照,已拚畢命於此,幸遇高賢大俠,倘蒙而垂手,則死之日,猶生之年。」也作「覆盆難照」。
憂國哀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哀百姓。漢.王符《潛夫論.救邊》:「會坐朝堂,則無憂國哀民懇惻之誠,苟轉相顧望,莫肯違止。」也作「憂國恤民」。
也不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說不定、也有可能。《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好言好語告個消乏,或者可你的,一兩貫錢助了你也不見得。」元.曾瑞《留鞋記》第二折:「梅香休慌,再等一等,或者醒來,也不見得。」也作「也不見的」、「也未見得」。
悲傷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美術作品或臺上表演所描述的狀況,在讀者或觀眾心理上產生的憫、同情和悲傷。
哀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悲苦乞求。如:「哀懇垂」、「哀懇恩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六.姑妄聽之二》:「料女甫下,必有几凳在牆下,伸足試踏,乃踏空墮溷中,女父兄聞聲趨視,大受箠楚,眾為哀懇乃免。」
業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造孽人。亦為罵人的話。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一折:「茶房裡那一火老業人,酒杯間有多少閒議論。」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三折:「眼見的兒亡妻喪又有個病著床,老業人你暢好是苦!」
裴少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白樸雜劇牆頭馬上中的人物。其與李女於洛陽相遇,李女擲以青梅,彼此贈詩定情。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小姐呵!空自恁擲果偷裴少俊。夫人啊!只好教駕車私走個卓文君。」
成日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日裡。《紅樓夢》第四四回:「鳳丫頭成日家說嘴,霸王似的一個人,昨兒嚇的可。」也作「成日價」。
垂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予憫。常為懇求用語。《西遊記》第二九回:「伏望父王垂憫,遣上將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獲黃袍怪,救女回朝,深為恩念。」明.沈鯨《雙珠記》第二一齣:「況我夫妻危迫存亡之際,皇天豈不垂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