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衷,語出《書經.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共濟,語出《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和衷共濟比喻彼此同心協力,共渡困難。《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若要辦理得善,頭一著要諸大股東和衷共濟,以外的事自然就都好商量了。」
|
頂天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頂著天,腳立於地。形容人處事光明磊落,氣勢豪邁。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不能夠開疆展土笑談間,算甚麼頂天立地男兒漢。」《里語徵實.卷下.頂天立地引孫真人.衛生歌云》:「頂天立地非容易,飽食暖衣甯不愧。」也作「立地頂天」。
|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晉國協助邀集諸侯參加會盟,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說:「不要這樣。楚王現在正放肆狂妄,上天或者先順著他,等他作惡多端後再加以懲罰,也或者讓他有善終,結果尚不可知。無論如何,晉、楚兩國必須靠天意所助才能統率天下,而不是靠戰爭。您不如先答應他,然後專心修明德行以等待結果。若最後楚王同歸於德,我們順服於他也無妨;若楚王暴虐淫亂,楚國本身就將拋棄他,那麼還會有誰來跟我們爭戰呢?」在此,司馬侯所說的「晉、楚唯天所相」,是說晉、楚兩個大國要由誰來統率天下,必須依憑天意來決定。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吉人天相」,用來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
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閱讀,看一遍。《文明小史》第一回:「說著便把這本卷子送了過來說:『請太尊過目,再定去取罷!』」
|
耷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垂的樣子。如:「小女孩耷拉著兩條辮子,十分可愛。」也作「搭拉」。
|
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勉強、泥求。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八齣:「教俺迷留沒亂的心嘈雜,無夜無明怏著他。」
|
將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勉強自己配合不滿意的環境或事物。[例]這件衣服舊了點,你就將就著穿吧!
|
沐雨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櫛風沐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相傳在堯的時代,天下發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於是堯派禹前去治水。禹是個十分認真負責的人,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他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因為太勞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驟雨中,頭髮被烈風給吹動著,也就是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莊子.天下》文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後來「櫛風沐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
|
逍遙法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逍遙法外」是指犯罪者逃過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逍遙」一詞見於《莊子.讓王》篇。舜要把天下讓給善卷。善卷回答說:「我住在宇宙之中,冬天到了就換皮毛厚衣,夏天到了就換穿麻縷薄衣。春天時,我從事耕種,勞動我的身體;秋天時,我收割後,不愁沒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地活於天地之間,暢意自得,無所牽掛。我要天下做什麼?」這裡的「逍遙」表示暢意自得,無所牽掛;也就是自由自在。法律是用法約束人行為的條文,違法者必須受罰,甚或失去自由。一個人若犯了罪,卻未受法律的制裁,仍自由自在地活著,就稱為「逍遙法外」。
|
格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文的格律聲調。亦泛指作品的藝術風格。《金瓶梅》第一一回:「高低緊慢按宮商,吐玉噴珠;輕重疾徐依格調,鏗金戛玉。」《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寫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寫了去。」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