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像前設置的燈。玻璃製成,如盆狀。《紅樓夢》第二五回:「一天多添幾斤香油點上個大海燈。這海燈便是菩薩現身法像,晝夜不敢息的。」
平均太陽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平均太陽日」平均分為二十四等分,稱為「平均太陽時」。
刮目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刮目相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刮目相看」原作「刮目相待」,指將眼前舊有的認識刮除,重新看待。三國時吳將呂蒙,小時候因為生活困苦,沒有讀過什麼書,以致有些官員認為他沒有學識而看輕他。有一天,吳國君主孫權勸呂蒙和蔣欽,要他們趁著年輕多看史書和兵書充實學識,呂蒙起先推說軍務煩忙沒有時間,孫權就舉自己、漢光武帝及曹操的例子來勉勵他。於是他開始發奮學習,到後來看過的書籍,甚至比一般儒生還多。吳國另一位將軍魯肅在代理周瑜的職務期間,有次巡視呂蒙駐守的營區,本來魯肅也有一點輕視呂蒙,但卻在議論事情時說不過他,於是拍著呂蒙的背說:「我一直以為你只會帶兵,沒想到你學識這麼淵博,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學...
敲冰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冰塊中取火。比喻不可能的事。如:「要想短期內就把書法寫好,簡直是敲冰求火的事。」《五燈會元.卷四.國清院奉禪師》:「問:『十二時中如何降伏其心?』師曰:『敲冰求火,論劫不逢。』」
營養教育實施要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習慣。 四、親師合作1.公布菜單營養分析表,幫助家長與幼兒瞭解營養與健康的相關性。2.儘可能將幼兒一天飲食之攝取量告知家長。3.向家長確認幼兒之食物過敏症狀。4.與家長共同計劃幼兒之飲食。5.實施家庭訪問,促使家長注意均衡的飲食營養。6.設置午餐信箱,廣徵師長的意見,以作為午餐研發與改進之參考。7.編輯午餐月訊,以利家長了解該月之菜餚內容,並增加閱讀營養衛生、生活教育等相關資訊。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營養教育英文關鍵字: FOOD-SCIENCE 參考資料:林惠麗著。新編-幼兒營養與膳食, 2007年8月,頁8-10~8...
還童返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返老還童」的故事。淮南王劉安是漢朝的貴族,他雖然享盡榮華富貴,可是仍想要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個老人前來拜訪他,說自己是仙人。劉安見他們老態龍鍾的,心想仙人不是都應該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嗎?於是認為他們在騙人,就叫守門人打發他們離開。老人們就說:「你既然嫌我們老,那我們就變得年輕一點吧!」於是一個轉身,這八個老人就變成八個童子了。
醫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療與藥品。《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娘子生兒育女,身子又多病,館錢不能買醫藥,每日只喫三頓白粥。」《紅樓夢》第五五回:「湘雲亦因時氣所感,亦臥病於蘅蕪院,一天醫藥不斷。」
海乾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枯石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海枯石爛」係由「海枯」及「石爛」二語組合而成。 「海枯」是出自唐.杜荀鶴〈感寓詩〉,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杜荀鶴對人心難測有感而發,他認為海乾枯了,終有見底的一天,而人一直到死都很難了解他們的內心。 「石爛」則是出自唐.杜牧〈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
赤狗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農曆正月初三為「赤狗日」。相傳此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五帝」之一的南方赤帝「赤熛怒」,俗稱「赤狗」下凡的日子,遇之則不吉。所以這一天禁忌特別多,不宜外出及宴客。且因相傳當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也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也稱為「小年朝」。
驚蛇打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打草驚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