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0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拙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鑑賞能力或眼光短淺的人。《文選.陸機.文賦》:「雖濬發於巧心,或受嗤於拙目。」南朝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故玉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聽。」
羈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落在異鄉。唐.許堯佐《柳氏傳》:「性頗落托,羈滯貧甚。」《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近因我羈滯州,姊夫就賴婚改適。」
桐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今安省桐城縣北。春秋時為桐國地,漢時稱為「桐鄉」。
攀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援引前例。《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宗見了此詞,大悅,不許後人攀例,賜盞與之。」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你是必悄聲兒接駕,我則怕六宮人攀例撥琵琶。」
松煙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料較好的墨,因多由松炱所製,故稱為「松煙墨」。今以安省所產的為最好。簡稱為「松煙」。
采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采集、搜羅。《宋史.卷二九六.楊之傳》:「會詔李昉等,采緝前代文字,類為文苑英華。」
淮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於淮陰、鹽城、阜寧一帶的劇種。由當地民間曲藝門談詞和敬神的香火戲相結合,並吸取了劇的表演方法和劇目發展而成,有一百多年歷史。現僅流行於江蘇北部、上海及安的部分地區。
四大名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傳說山西五臺山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安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故將此四山視為佛教勝地,合稱為「四大名山」。
葉盛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14~1978)字藝如,原籍安,平劇演員。初學武旦,後改小生,唱腔圓熟,動作矯健,自成一派。對平劇小生的表演藝術頗有貢獻。
桐城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安省懷寧縣北。春秋時桐國所在地,漢置龍舒、樅陽二縣,唐時才改名為「桐城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