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9.20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逃名溷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姓埋名混跡於世俗之中。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江湖飄泊,市追隨。逃名溷俗,縱酒忘機。」
不飾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以為了不起,你不如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妄稱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妄自尊大」。見「妄自尊大」條。01.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中蛙妄稱尊大,比周公不握髮,比陳蕃不下榻。」  
銜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新古典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八世紀後半至十九世紀前半,盛行於歐洲的藝術復古熱潮。起因於西元一七四八年後,在羅馬相繼發掘出龐貝等遺址。認為藝術不應為個人情感的表現,而應重於秩序然的整潔形式及均衡和諧、冷靜明確的表現與追求。此種論點正與拿破崙對古羅馬的崇拜與認同不謀而合。德、法為此一復古風的重鎮。
鼓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刀、運刀。泛指屠宰牲畜的事。《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政乃市之人,鼓刀以屠。」
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鄉土氣息。如:「這個土味濃厚、親和力強的主持人,頗受市小民的歡迎。」
失魄亡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天理,轉眼無情,常把人弄得傾家蕩產,敗名失德,喪軀隕命。倡妓這個行業這才常被人說是無底之坑、不滿之,變成了害人的地方。
反覆不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反覆無常」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費昶〈行路難〉詩二首之一(據《玉臺新詠.卷九》引)君不見,長安客舍門,倡家少女名桃根。貧窮夜紡無燈燭,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離宮百餘處,千門萬戶不知曙。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牽轆轤。丹梁翠柱飛屠蘇,香薪桂火炊雕胡。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為女何必麤1>! 〔注解〕 (1) 麤:音ㄘㄨ,同「粗」,粗陋。
禁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禁止炊爨。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二月》:「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唐.郭鄖〈寒食寄李補闕〉詩:「萬閭閻皆禁火,九原松柏自生煙。」也作「禁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