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掌之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易如反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管仲使他的君主稱霸於諸侯,晏子使他的君主盛名遠揚。《孟子.公孫丑上》中記載了孟子對此事的看法。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他說:「老師,如果您也在齊國執政,是否能振興管仲、晏嬰的功業?」孟子聽了說:「齊國是個大國,地廣人多,如能施行仁政,完成天下統一的王業,就像把手掌翻轉一下那麼容易,可是他們都沒有做到。」後來「易如反掌」這句成語,就孟子話中「由反手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
|
不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單、容易。《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三國演義》第一○回:「如今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
|
八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古代高陽氏的八位才子,以自己的才德治理百姓,使天下和樂。《左傳.文公十八年》:「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唐.楊夔〈復宮闕後上執政書〉:「舜承堯禪,當太平至理之後,猶且放四凶,舉八元八愷,而後百揆四門,方克調序。」
|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注解〕
(1) 超: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東漢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詔以超為西域都護,又以功封為定遠侯。
(2) 殄盡:完全滅絕。殄,音ㄊ|ㄢˇ,盡、滅絕。
(3) 鄯善:國名。漢時西域諸國之一,本名樓蘭,昭帝時改名,魏晉因之,在今甘肅省鄯善縣東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
|
達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高超,不同凡俗的人。《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至人能變,達士拔俗。」唐.元稹《鶯鶯傳》:「如或達士略情,捨小從大,以先配為醜行,以要盟為可欺。」
|
得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用、可用。《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董仲舒傳》:「瑕丘江生為穀梁春秋。自公孫弘得用,嘗集比其義。」《董西廂》卷六:「不敢問利息輕重,這本錢幾年得用!」
|
梅鶴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隱居或清高。參見「梅妻鶴子」條。清.舒位〈得仲瞿山中書卻寄〉詩:「梅鶴因緣清入夢,蓴鱸滋味冷相陪。」
|
都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算來。宋.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詞:「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宋.葉清臣〈賀聖朝.滿斟綠醑留君住〉詞:「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
|
拔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放弓振弦的聲音。《文選.張衡.思玄賦》:「彎威弧之拔剌兮,射嶓冢之封狼。」(2)形容鳥飛振翼的聲音。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詩:「仲秋蕭條景,拔剌飛鵝鶬。」
|
鳳皇于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夫婦和睦。參見「鳳凰于飛」條。《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是謂鳳皇于蜚,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于姜。」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