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9 ms
共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卑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庸、微不足道。唐.鮑溶〈子規〉詩:「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勢。」
|
易於反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易如反掌」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曰:「管仲1>以其君霸,晏子2>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曰:「以齊王3>,由4>反手5>也。」 〔注解〕
(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相齊桓公。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
(2)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國夷維人。歷事靈公、莊公、景公,節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後人尊稱為「晏子」。...
|
唾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他人意見或言論的餘緒點滴,微不足道。
|
學習障礙資源班課程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心發展的自然成長。(3) 教師要提供兒童必須的時間與協助以彌補其神經系統的發展遲緩、成熟落後和統整不足(教學活動要配合兒童的發展速度)。教學方法:(1) 特殊活度角(或區域)。(2) 室內外遊戲或活動。(3) 刺激兒童從事探索活動。(4) 經由說故事和語文對談等語文活動,增進兒童的語文能力。(5) 校外教學活動。(6) 設計、安排彈性而廣泛的教學課程,隨機教學。 二、直接教學課程1.直接教導法2.行為分析 三、知覺動作訓練課程1.知覺----動作論(1)知覺動作論(2)視動模式(3)動作論2.感覺統合法3.心理---神...
|
縮衣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 〔注解〕
(1) 薄:不重視。
(2) 用事僮僕:辦事的家僮和僕役。
|
不安於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成公六年》:「鄭伯其死乎!自棄也已。視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指不安於目前的職位。如:「此公不安於位已久,今日提出辭呈,並不足怪!」
|
組織要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質,易為重要的課程內容。5.價值和信念:人們對事情之見解雖屬於之性的一部份,但有時知識和認知過程並不足以說明人們的價值觀、價值判斷及信念。6.意志:今日人們常意志與情感混合為情意領域,又在情意領域處理價值問題。其實意志有其獨特性,意志的鍛鍊在安逸求享樂的社會裡,更有其重要的教育價值。7.習慣、氣質與道德:當代的心理學及課程和教學原理較少討論習慣與氣質,而偏重其他更細緻的認知技能、動作技能以及情意等。從整體及鉅觀角度視之,人們受教育除了培養對知識的理解及價值的判斷外,養成良好習慣、氣質與道德亦是一種受教育的目的。 關鍵字...
|
邯鄲匍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
輔助記憶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彌補主記憶體容量不足而使用的一種儲存器。在計算機控制下,可以和主記憶體成批地自動交換資料和指令。磁碟為最常用的輔助記憶體。
|
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商業。《管子.侈靡》:「地重人載,毀敝而養不足,事末作而民興之。」《韓非子.五蠹》:「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本務而外末作。」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