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74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招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飄蕩、搖曳。《三國演義》第七一回:「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恨海》第六回:「只見旌旗招展,刀劍如林,正不知為著甚事。」也作「招颭」。
步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步行走。如:「如果演唱會會場管制車輛進入,大可考慮步行前往。」《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竺乃下車步行,讓車與婦人坐。」
短兵接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短兵相接」。見「短兵相接」條。01.《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02.《三國志.卷一八.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典韋》:「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接耳交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交頭接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話是宋代流行於民間的一種說唱文學,多取材自古代軼事,《前漢書平話》即是改編自西漢的歷史。漢朝初年,高祖皇帝駕崩後,接任的惠帝個性軟弱,以致朝政由太后呂氏把持。惠帝崩後,呂后又立少帝,並大封宗族兄弟為王,引起劉氏諸王與朝中大臣的不滿。《前漢書平話》講述到這段歷史,說燕王劉澤起兵反呂后,呂后認為這是朝中大臣唆使的結果,便聽從族人呂胥的建議,宴請各大臣,要在席間給朝臣一點下馬威。呂后命樊亢維持秩序,樊亢在席上宣布三項禁令:一、不能兩人以上一起起身,二、不得湊近頭耳私語,三、不得推說酒醉拒飲。違者立斬。後來「交頭接耳」就被用來形容低聲私語。
黃袍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太祖4>身,眾皆羅拜5>,呼萬歲,即掖6>太祖乘馬。太祖攬轡謂諸將曰:「我有號令,爾能從乎?」皆下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 〔注解〕 (1) 策:謀劃、策劃。 (2) 太尉: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隋唐後實行三省制,太尉成為一種贈官。明初廢除,後不復置。 (3) 黃衣:黃袍,即天子服。 (4)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
驛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驛站供行旅休息的地方。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九:「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唐.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
蝦蟆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南方的咸寧縣。參見「下馬陵」條。
收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場、結果。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三折:「坐下馬筋力堪誇,我則見紗燈兒般轉到十數匝,我看你怎生收煞?」《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姓楊,是本朝科甲。後來沒收煞,不好說得他名諱。」也作「收殺」。
專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亡,閒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復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楚。至彭城,漢敗而還。至下邑,漢王1>下馬踞鞍2>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弃之,誰可與共功者?」良3>進曰:「九江王黥布4>,楚梟將5>,與項王6>有郤7>;彭越8>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9>可屬10>大事,當一面。即欲捐11>之,捐之此三人,則楚12>可破也。」漢王乃遣隨何說九江王布,而使人連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韓信將兵擊之,因舉燕、代、齊、趙。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注解〕 (1) 漢王: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
俛首聽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著頭聽著命令。形容恭順服從的樣子。如:「迫於形勢,大夥只能俛首聽命,不敢有絲毫意見。」《明史.卷一八六.許進列傳》:「貢使每至關,率下馬脫弓矢入館,俛首聽命,無敢譁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