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刀闊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 ◎2《水滸傳.第三四回》當下霹靂火秦明在馬上出城來,見慕容知府在城外賞軍,慌忙叫軍漢接了軍器,下馬來和知府相見。施禮罷,知府把了盞,將些言語囑付揔管道:「善覷方便,早奏凱歌。」賞軍已罷,放起信砲。秦明辭了知府,飛身上馬,擺開隊伍,催趲1>軍兵,大刀闊斧,逕奔清風寨來。 〔注解〕 (1) 催趲:逼趕、催促的意思。趲,音ㄗㄢˇ。
簞食壺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壺漿簞食注音︰ㄏㄨˊ ㄐ|ㄤ ㄉㄢ ㄙˋ漢語拼音︰hú jiāng dān sì釋義︰即「簞食壺漿」。見「簞食壺漿」條。 01.宋.張擴〈賀張樞密再除知府院啟〉:「自應壺漿簞食以迎王師,誰不下馬投戈而拜。」 02.宋.蘇軾〈新渠詩序〉:「太守趙侯始復三陂疏召渠,招懷遠人,散耕于唐。予方為旅人,不得親執壺漿簞食,以與侯勸逆四方之來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蟬形的裝飾品。《續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唐.李賀〈夜來樂〉詩:「新客下馬故客去,綠蟬秀黛重拂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拋甩。如:「掀下馬來。」《儒林外史》第四七回:「當下叫小廝搬出三十錠大元寶來,望桌上一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扭扯、抓住。如:「揪耳朵」、「揪住不放」。《水滸傳》第五二回:「(李逵)早把殷天錫揪下馬來,一拳打番。」《西遊記》第三一回:「卻說那獃子被一窩猴子捉住了,扛抬扯拉,把一件直裰子揪破。」
徐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遲緩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三回:「卓待百官到了,然後徐徐到園門下馬,帶劍入席。」
茫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廣遠的樣子。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杜甫〈遣興〉詩三首之一:「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
逡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徘徊不前。唐.杜甫〈麗人行〉:「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俛首驟入,勿逡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綁。如:「她被孩子拴住了,走不開。」《紅樓夢》第四七回:「湘蓮見前面人跡已稀,且有一帶葦塘。便下馬將馬拴在樹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馬背上的騎墊。即馬鞍。《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