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815.0719 ms
共 3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告狀、控告。如:「起訴」、「上訴」。《漢書.卷十.成帝紀》:「刑罰不中,眾冤失職,趨闕告訴者不絕。」《新唐書.卷一一六.王綝傳》:「始,部中首領沓墨,民詣府訴,府曹素相餉謝,未嘗治。」
|
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門檻。《禮記.玉藻》:「賓入,不中門,不履閾。」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之五:「晝居不踰閾,夜行常秉燭。」
|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三》。敘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時,秦國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國,包圍首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向穰侯說:「魏國現在發動三十萬精兵駐守大梁,秦和楚、趙三國聯軍,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
|
名正言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1>不正,則言不順2>;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注解〕
(1) 名:名分。名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擁有的名位,分(ㄈㄣˋ)指他應盡的義務和應享的權利。
(2) 順:合理。
|
大同小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謂之大一;至小无內,謂之小一。无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1>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无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注解〕
(1) 畢:全部。
|
朝思暮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天晚上都在想念。形容思念極深。宋.柳永〈傾杯樂.皓月初圓〉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算到頭,誰與伸剖。」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三四齣:「孺人,孩兒赴京會試,不知天意若何?我與你朝思暮想,中不中消息只在這兩日。」也作「暮想朝思」、「朝思夕想」。
|
盤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旅費、路費。古代出行,將旅費財物以布帛纏束,綑繫腰際,故稱為「盤纏」。《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怎知道時運未至,一舉不中。吳秀才悶悶不已,又沒甚麼盤纏,也自羞歸故里。」《水滸傳》第一○回:「京中安不得身,又虧林冲齎發他盤纏,於路投逩人。」也稱為「盤費」、「盤程」、「盤川」。
|
獨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良(?∼西元前186),字子房。漢初名臣。本是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復仇,乃使人椎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劃定天下,封留侯。卒諡文成。
(4) 黥布: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今安徽省六安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布。黥,音ㄑ|ㄥˊ。
(5) 梟將:勇武的將領。梟,音ㄒ|ㄠ。
(6) 項王: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今江蘇省宿遷縣)。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
|
無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論、不管。《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爾等於發榜後,無論中與不中,且來鎮署要緊!」《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無論他是什麼人,我等皆當平等相看,把他引而進之,豈宜疏而遠之?」
|
七個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ind:是個人領導的原則,對於自己所形塑之願景和目標,始終堅持,毫不退縮,努力實現,不達目標,絕不中止。3.要事第一but first things first:是個人管理原則,凡事都依優先次序去完成,亦即最重要的事先做。4.雙贏思維think win/win:它是人際領導原則,人與人相處建立在互尊和互利基礎上,不是彼此競爭與對抗。5.解人知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同理心溝通原則,先去了解別人然後設法使自己被了解,需善用傾聽與溝通技巧。6聯合增...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