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造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宰、創造命運。漢.劉向《說苑.卷一二.奉使》:「秦楚轂兵,秦王使人使楚,楚王使人戲之曰:『王方殺子以釁鍾,其吉如何?』使者曰:『秦楚轂兵,吾王使我先窺,我死而不還,則吾王知警戒,整齊兵以備楚,是吾所謂吉也……。』楚王赦之,此之謂造命。」《後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夫命者,已然之言。主相造命,不當言命。言命,則不復賞善罰惡矣。」
阿那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入聖道果位之一。為聲聞乘的第三果。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來,而升到天界,並在天界證涅槃。阿那含可分為阿那含向和阿那含果。阿那含向是已證二果,正趨向阿那含果的境界。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也作「不來」、「不還」。
青牛紫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牛,神話傳說中仙人所乘的牛。紫氣,祥瑞之氣。青牛紫氣指神仙般的隱逸生活,或指吉祥降臨,運勢轉好。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青牛紫氣度靈關,尺素赩鱗去不還。」
月缺難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關係破裂,無可挽救。《封神演義》第四七回:「你若不還我寶珠,我便放金蛟剪,那時月缺難圓。」
赴火蹈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奮勇向前,不惜生命。《淮南子.泰族》:「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
作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擔保。《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亮是皇叔這裡人,難道自家作保?煩子敬先生也押個字,回見吳侯也好看。」《老殘遊記》第一九回:「我們大家作保,如你贏了去,他二位不還,我們眾人還。」
走江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指在各地奔走以獻演技藝混飯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就是周相公不還,我們走江湖的人,那裡不破掉了幾兩銀子!」《老殘遊記二編》第一回:「我們走江湖的人,比不得你們做官的,我們那兒都可以混。」
食毛踐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居住的地方,飲食的東西皆為國君所有。為古代帝王君臨天下,臣民感戴君恩的話。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甲食毛踐土,已三十餘年,當吳三桂拒命之時,彼已手戮桂玉,斷不得稱楚之三戶。」《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做百姓的食毛踐土,連國課都要欠起來不還,這還了得嗎!」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向人借東西或借錢,能守信用按期歸還,以後再借就容易了。《西遊記》第一六回:「『我正愁你不還我的寶貝,無處尋討,且喜就送來也。』行者道:『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倒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欠錢不還。如:「存心倒債是很不好的行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