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入聖道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預流果)、斯陀含果(一來果)、阿那含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四者。《中論》卷四:「如見苦不然,斷集及證滅,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萬事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一事無成」。見「一事無成」條。01.唐.戎昱〈江城秋霽〉詩:「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多難不還鄉。」
還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嘴。如:「罵不還嘴,往往是避免雙方情緒激化的一帖良方。」
賴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欠債卻不承認或延宕不還。如:「本以為老林老實可靠,卻沒想到他竟然賴債不還。」也作「賴帳」。
沒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道、豈是。《水滸傳》第二三回:「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也作「沒的」。
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稱窮困寒酸的文人、書生。《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若不還他時,他須是個貢生,酸子智量必不干休。」《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若遇同席有幾個學裡酸子,我眼角裡還不曾看見他哩!」也作「酸丁」。
絕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通消息。《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列傳下.趙曄》:「積二十年,絕問不還,家為發喪制服。」
打脊魍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人的話。意指對方是該打的囚徒。《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一個人道:『打脊魍魎!你這廝許了我人情又不還,我怎的不打你?』」也作「打脊匹夫」。
躲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欠債不還,避開債主。《紅樓夢》第五○回:「那姑子必是來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銀子,老祖宗年下的事也多,一定是躲債來了。」
毀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辱罵毆打。《崇禎本金瓶梅》第一九回:「如何借了魯華銀子不還,反行毀打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