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3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槁木寒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槁木死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
涸轍窮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鱗,借指魚。涸轍窮鱗指在乾枯車轍中的魚。參見「涸轍之鮒」條。後用以比喻陷處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或物。《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九.龍泉記.姑嫂相逢》:「遠道亡夫,遐荒滯身,真如涸轍窮鱗。」
修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乾枯不潤澤的樣子。漢.無名氏〈古歌〉:「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
枯樹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枯的樹再開出花朵。比喻具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或方法。元.無名氏《翫江亭》第二折:「我曾聽得人說:『寒波造酒,枯樹開花,他便是大羅神仙。』」
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乾枯的井。佛家常用以比喻年老而不堪勞動之身。南朝梁.沈約〈千僧會願文〉:「丘井易淪,終漂沉於苦岸。」宋.蘇軾〈送參寥師〉詩:「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
菜瓜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瓜熟透而未經採收,老化乾枯後所留下的纖維脈絡,可用來刷洗汙垢,廣被用為清洗或盥洗用具。後亦有以化學纖維合成方法仿製瓜絡的廚房洗滌用具。
焦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乾枯。漢.王粲〈大暑賦〉:「根生苑而焦炙,豈含血而能當?」
集苑集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的棲息在茂盛的樹木上,有的棲息在乾枯的樹枝上。語本《國語.晉語二》:「人皆集於苑,己獨集於枯。」比喻人各有志,所以趨捨不同,境遇榮辱亦有所差別。
槁骨腐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枯的骨頭,腐爛的皮肉。指死人的屍體。《淮南子.齊俗》:「以為窮民絕業,而無益於槁骨腐肉也。」
乾支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乾枯。元.喬吉〈水仙子.紙糊鍬輕〉曲:「紙糊鍬輕吉列枉折尖,肉膘膠乾支剌有甚粘。」也作「乾茨臘」。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