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10.2005 ms
共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儀表神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怡然,徐喚左右,扶憑而出,不異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
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囊。《說文解字.巾部》:「幐,囊也。」《宋書.卷六八.武二王傳.南郡王義宣傳》:「乃於內戎服,幐囊盛糧。」《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傳.序》:「官幐私楮,喪脫幾盡。」
|
移天徙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徙,均有變換之意。移天徙日比喻奸臣玩弄大權,顛倒是非。《北史.卷一七.魏景穆十二王傳上.廣平王洛侯傳》:「雖未指鹿化馬,移天徙日,實使蘊藉之士,聳氣坐端;懷道之夫,結舌筵次。」也作「移天易日」。
|
妄指鹿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指鹿為馬」。見「指鹿為馬」條。01.《魏書.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列傳下.南安王》:「致使忠臣烈士,喪氣闕庭;親賢宗戚,憤恨內外。妄指鹿馬,孰能踰之?王董權逼,方此非譬。」
|
灌口二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神:(1)秦蜀郡守李冰之子二郎,手持三尖兩刃刀,擒龍於新津縣童子堰,並鎖於伏龍觀石柱下深潭。四川灌縣玉壘山有二王廟祀奉。也稱為「二郎神」。(2)隋朝嘉陽太守斬郡左河內惡蛟,後蜀人於水漲見之,立廟灌江口。宋時曾顯靈而受封。也稱為「二郎神」。(3)臨江灌口二郎神楊戩。為玉皇大帝御妹之子,曾斧劈桃山。也稱為「二郎神」。
|
安陽殷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見證,面積約為三十平方公里左右,約莫在西元前十四世紀盤庚遷都於此處,截至商紂王亡國共傳八代,歷經十二王,而周朝滅殷厚層風紂王之子武庚於此地,然,而後武庚因叛亂而被殺,殷墟多毀於戰火之中,之後殷民遷離此處,則此地漸漸變為廢墟。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商朝以殷為其都長達兩百五十四年之久,截至目前為止已發現五十座基址,其宮廷建築龐大且宏偉,其中不乏有商王處理政務之地、休息之場所、商人寢宮、接待他坊首領使者、饗宴群臣之地等。殷墟之於歷史研究河南省安陽市洹河殷墟的發現在歷史研究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其清楚的以存在的事實證明司馬遷所著之《...
|
言從計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2>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3>,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三五.崔浩列傳》。
(2) 漢王:指漢高祖劉邦。
(3) 解衣衣我,推...
|
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私塾。《北史.卷一七.魏景穆十二王列傳上.陽平王新成》:「置學館於私第,集群從子弟,晝夜講讀。」
|
吹毛索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吹毛求疵」。見「吹毛求疵」條。01.《後漢書.卷二七.宣張二王杜郭承鄭趙列傳.杜林》:「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
煥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顯赫的樣子。《南齊書.卷三五.高祖十二王傳.長沙威王晃傳》:「沈攸之事起,晃便弓馬,多從武容,燻赫都街,時人為之語曰:『煥煥蕭四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