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738 ms
共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梗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北史.卷一七.景穆十二王傳上.汝陰王天賜傳》:「子文都,性梗直,仕周為右侍上士。」《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元來這老者姓陶,是諸暨村中一個殷實大戶,為人梗直忠厚,極是好客尚義認真的人。」也作「耿直」、「鯁直」。
|
道同志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書》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周二王是矣。若夫齷齪近步,遵常守故,安足為陛下言哉?
|
言聽計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2>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3>,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三五.崔浩列傳》。
(2) 漢王:指漢高祖劉邦。
(3) 解衣衣我,推...
|
持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平不偏,主張公道。如:「持平之論」。《漢書.卷六○.杜周傳》:「延年論議持平,合和朝廷,皆此類也。」《明史.卷二二六.列傳.呂坤》:「臣待罪刑部三年矣,每見詔獄一下,持平者多拂上意,從重者皆當聖心。」
2.指某一時期數額與另一時期相同,沒有變動。如:「黃金價格持平。」
3.指雙方勢均力敵,保持平手局面。如:「這場棒球的冠、亞軍爭奪賽五局上半結束,雙方戰力持平,得分相同。」
|
名不虛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名不虛傳」。見「名不虛傳」條。01.《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列傳.序》:「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02.《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徐邈》:「帝大笑,顧左右曰:『名不虛立。』」
|
推食解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1>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2>我,推食食3>我,言聽計用4>,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注解〕
(1) 漢王:指漢高祖劉邦。
(2) 衣:音|ˋ,穿。
(3) 食:音ㄙˋ,拿食物給人。同...
|
矜矜業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兢兢業業」。見「兢兢業業」條。01.《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遠察近覽,俯仰有則,銘諸几杖,刻諸盤杅。矜矜業業,無殆無荒。」02.《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基》:「天下至廣,萬機至猥,誠不可不矜矜業業,坐而待旦也。」
|
移天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徙日移天注音︰ㄒ|ˇ ㄖˋ |ˊ ㄊ|ㄢ漢語拼音︰xǐ rì yí tiān釋義︰猶「移天易日」。見「移天易日」條。
01.《魏書.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列傳上.廣平王洛侯》:「若恃權阿黨,詐託先詔,將指鹿化馬,徙日移天,即是魏之趙高,何以宰物。」 參考詞語︰移天徙日注音︰|ˊ ㄊ|ㄢ ㄒ|ˇ ㄖˋ漢語拼音︰yí tiān xǐ rì釋義︰即「移天易日」。見「移天易日」條。
01.《魏書.卷一八.太武五王列傳.廣陽王建》:「往者元叉執權,移天徙日,而徽託附,無翼而飛。」
02.《北史.卷一七.景穆十二王列傳上.廣平王洛侯》:「雖未指鹿為馬,移天徙日,實使蘊藉之士,聳氣坐端,懷道之夫...
|
敦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厚和睦。《後漢書.卷七○.孔融傳》:「聖恩敦睦,感時增恩,悼二王之靈,發哀愍之詔,稽度前典,以正禮制。」
|
因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顧名思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顧名思義」的「名」原是指人的名字,整個詞語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能想到這個名的含義。這個成語較早見於《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根據記載,三國魏時的王昶為人謹慎惇厚,他替侄子取名字時,一取名為默,字處靜;一取名沈,字處道。替自己的兒子取名字時,則一取名渾,字玄沖;一取名深,字道沖。同時還寫了一篇文章訓誡他們說:「我希望你們未來處世為人,皆能遵循儒家的義理,實踐道家思想的智慧,所以才以玄、默、沖、虛四字為名。你們以後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要能想到其中的含義,並且無所違背。」王昶所說的「欲使汝曹顧名思義」,其中之「義」就是「玄、默、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