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9.5927 ms
共 2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各自為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魯宣公二年的春天,楚任命鄭公子歸生攻打宋國。兩軍交戰前,宋國主帥華元宰羊犒賞軍士,但卻漏掉幫他駕車的車夫羊斟,使得羊斟懷恨在心。等到開戰,羊斟就對華元說:「前天宰羊犒賞軍士,分給誰是你作主;今天車子是我來駕駛,要往那裡去由我作主。」於是故意使華元被俘,導致宋國戰敗。後來「各自為政」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不顧全整體。
|
盡忠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周書.卷四○.列傳.顏之儀》載,北周宣帝過世後,臣子劉昉、鄭譯等人假借宣帝臨死前所頒布的命令,任命後來的隋文帝楊堅為丞相,輔佐少主靜帝,並且逼顏之儀在草擬的詔書上署名。但顏之儀知道這不是宣帝的旨意,加以拒絕,而且還嚴厲地斥責說:「宣帝剛死,即位的靜帝年幼,執政的大官應由皇族中最為傑出趙王來擔任。你們受到朝廷極大的恩惠,應當要『盡忠報國』,如今竟然企圖將帝位交給別人!縱使你們要取我的性命,我也不能因此毀謗誣陷先帝。」劉昉等人知道無法讓他屈服,只好代他簽署。「盡忠報國」這句成語由此而來,意思是竭盡忠誠報效國家。而「盡忠報國」另一個較廣為人知的典故是《宋史.卷三六五.列傳.岳飛》中所載記岳飛的事...
|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將軍說明。」項羽聽到項伯的轉述,承諾好好對待劉邦。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
雙首長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包含:(1)為維護憲法之遵守,確保公權力之正當運作及國家之延續,得將必要行動的緊急命令權(2)自由任命閣揆(即總理),再依總理建議任免部長(3)將法案及條約交付憲法委員會審查(4)將法案交由人民表決(5)諮詢憲法委員會及內閣總理下解散國會(6)任命憲法委員會主席及部分委員(註2)(二)總理職權總理由掌握國會半數以上席次之政黨領袖擔任。依憲法其具下列之權力:(1)需向國會負責(2)負責政府行動、國防及保障法律之遵守,可行使規章制定權,
|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征服者威廉後,漸自封建制度轉向王位繼承之君主制度,十七世紀後英國行政部門則漸脫離王室獨立運作,今英王任命首相的過程只具名義上之意思,屬於形式之權利。(二)首相作為行政首腦依據其憲法慣例,國會大選後,英王將任命下議院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組閣,而首相作為執政黨之領袖行政部門的首腦,在當前英國兩黨制政黨分布下(註1)具有權利選擇或替換國務大臣與內閣閣員,然首相若恣意妄為亦可能因國會倒閣而離職。(三)內閣閣員及國務大臣內閣係由首相所選之大臣所組成,是介於...
|
快刀斬亂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刀斬亂麻」原來可能作「快刀斬亂絲」。三國吳.謝承的《後漢書》中記載一則東漢方儲的事蹟。方儲學習《易》經,精通圖讖,並且擅長天文。東漢章帝時任命他為郎中,他認為自己文武兼備,可以勝任這個職位。章帝賞識他的才能,給了一大把亂絲讓他整理,只見他拔出佩刀,將亂絲斬斷,然後說:「反經任勢,臨事宜然。」意思是:處理事情應當順應情勢讓它回歸常理。這個故事本來說的是「快刀斬亂絲」,後來可能是「亂絲」如「亂麻」,所以演變成「快刀斬亂麻」這句成語。「亂麻」的用法如《紅樓夢》第六回:「竟如亂麻一般,並無個頭緒可作綱領。」「快刀斬亂麻」,就用來比喻以果斷迅捷的手段解決複雜錯綜的問題。
|
駱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絡繹不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絡繹不絕」或作「駱驛不絕」、「絡驛不絕」,連續不斷的意思。在《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郭伋》中提到一段故事:郭伋是西漢末到東漢初期的人,東漢光武帝中興後,他被任命為漁陽太守。漁陽一地經過西漢末期的變動,盜賊充斥。郭伋上任後,信賞必罰,懲奸除惡,盜賊便從此消散,地方逐漸歸於平靜。後來匈奴又不斷地擾亂漁陽邊境,郭伋整軍待戰,以致於匈奴不敢來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由於他在此地的政績極佳,潁川地區出現盜賊時,光武帝又將他派去做太守。郭伋到了潁川,招降山賊數百人,不將他們治罪,讓他們回鄉務農。所以除了潁川地區的盜賊外,其他地區的盜賊聽...
|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原住民部落,一面前往滿州原住民部落招撫,清廷原擬以海難糾紛來解決,在了解日軍對台有佔領之意後,急忙任命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於6月中趕赴台灣,與日軍交涉。在沈葆楨的調度下,淮軍,台灣土勇營向南部集結,日軍查覺有異,也擬定進攻台灣府城(今台南市),雙方劍拔弩張,最後透過外交協商而化解。10月,清廷與日本締結「北京專約」,清廷賠償日軍50萬兩,日軍撤出台灣,事件落幕。經此事件,清廷深感台灣戰略地位之重要,一改之前消極政策,開始積極經營台灣。 參考資料陳翼漢,2003,歷史事件、意義與史蹟之探討:以臺灣事件及琉球藩民...
|
官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命,從事公務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五:「上下官吏都喜歡他,再無說話。」
|
頑冥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 〔注解〕
(1) 醜類:指鱷魚。
(2) 命吏:天子任命的官吏。
(3) 刺史:職官名。古代司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