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走筆成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烏有子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命運才有所好轉。根據《史記》的記載,武帝讀到司馬相如創作的〈子虛賦〉時,極為讚賞,他以為是前人的佳作,於是嘆惜道:「可惜我不能與這樣的人生在同時!」當時有個狗監(主管飼養天子獵犬的官)在旁,他恰好是相如的同鄉,便稟告武帝說:「這篇文章其實是我的同鄉司馬相如所作。」武帝一聽,立即召見相如。相如告訴武帝:「這篇賦確實是我寫的,不過它的內容只是敘述諸侯的遊獵而已,沒什麼可觀之處,請您讓我再寫一篇描述天子遊獵的賦。」武帝十分高興,便請他立即創作,相如於是再寫〈上林賦〉。至於那篇讓武帝一見便讚賞不已的〈子虛賦〉,內容中是以虛設的「子虛」、「烏有先生」與「無是公」三人進行對話。楚人子虛出使齊國,齊王派...
投礫引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珠玉」。這兩句也是「拋磚引玉」的用法。意思是說我勉強作成這首似瓦礫般的詩,希望引來對方如珠玉般的好詩。在文獻上,和「拋磚引玉」這句成語相關的傳說,最有名的大概是唐代詩人常建和趙嘏的一段故事了。相傳常建很佩服趙嘏。有一次知道趙嘏要來到蘇州,心想趙嘏必然前去靈巖寺遊覽,於是先在寺裡牆壁題上:「館娃宮畔十年寺,水闊雲多客至稀。」這首詩他故...
推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崇稱讚。[例]他們都非常謙虛,互相推許對方的文章是難得的佳作
殷張蘭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inese Pen Quarterly)。齊邦媛基於交情和使命感,參與筆會的翻譯工作,挑選臺灣文學佳作譯成英文,向全世界引薦中文作品,並與殷張蘭熙合作完成德文版《中國當代短篇小說選集源流》,使在德國研習中文的讀者,有了具體可考的臺灣文學資料。 評價殷張蘭熙應是台灣最早有系統作台灣文學英譯的人,1961年美國新聞處資助Heritage Press出版社英譯台灣的小說和新詩,她即是《新聲》(New Voices)一書的主編。1972年《中華民國筆會季刊》(THE TAIPEI CHINESS PEN)創刊,她長期擔任季刊主...
高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超絕妙。[例]這篇文章體氣高妙,確是佳作
傀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特壯大。如:「這篇文章,氣勢傀偉,用字精鍊,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路寒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間」副刊編輯、現任「文化總會」副秘書長,臺灣日報副總編輯兼文藝中心主任等。曾獲賴和文學獎、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等。  路寒袖的詩觀,一向堅持高雅清澈的理念及維繫細緻優美的旋律,因此清澈、真實、深邃且毫無妥協地寫出經過洗煉的人生,就成為他詩作的主要風格。近年來,他更致力於台語歌詩集的創作,為台語文學詩的形象塑造典範。 著作 《早,寒》(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1月)《夢的攝影機》(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4月)...
劉慕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朱天心、朱天文,在文壇及電影界亦頗享盛名。現職翻譯與寫作。曾獲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徵文獎、聯合報徵文佳作獎等。 寫作風格/觀點 寫作以散文、小說、日本中譯為主。其處女作為短篇小說「笑卜」暨翻譯作品「紫鈴蘭」,其後陸續出版四十餘種翻譯作品。最具代表性者有「雪鄉」、「日本現代小說精選」、「敦煌」、「孔子」等翻譯作品。民國四十六年,其作品「沒有炮戰的日子裡」,榮獲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小說獎;民國七十年,散文「家國劫成」一篇,參加聯合報「我的三十年」徵文入選得獎,刊登於聯合報副刊。小說創作,多取材自生活經驗,鄉土氣息濃厚。代表作...
戴叔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人之墓”的意思。 著作、評價 戴叔倫的詩,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 五律 七律 ,古體近體,皆有佳作。 題材內容也十分豐富:有反映戰亂中社會現實的,有揭露昏暗醜惡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嘆羈旅離愁的,也有描繪田園風光的……而在他的諸多詩篇中,最有價值、最富有社會意義的,還應該說是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另外,戴叔倫還給後人留下了頗為有名的論詩名言,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這對宋明以後的神韻派和性靈派詩人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有《戴叔倫集》,其詞僅存一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