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1.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難為、麻煩。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多多的定害公公了,又教公公生受做甚麼?」《三國演義》第八九回:「今辱弟造反,又勞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如此生受,孟節合該萬死。」
不葷不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三不四。《金瓶梅》第二六回:「你放在家裡,不葷不素,當做甚麼人兒看成?」
夜半三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夜時分。《群音類選.諸腔類.卷三.十義記.付託嬰孩》:「這樣大事,夜半三更,來此看他做甚麼?」
當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替官廳當差的行業。舊時官廳需要物件勒令商民承辦,這種承辦店鋪,稱為「當行」。《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新近又添了當行,凡是官府送那鄉宦舉人的牌匾,衙門裡面做甚麼斷間板槅,提學按臨棚裡鋪的地平板,出決重囚,木驢樁橛,這都是棺材鋪裡備辦。」
求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別人幫忙或寬恕、原諒。《水滸傳》第三六回:「已經赦宥事了,必當減罪。求告這廝們做甚麼!」《紅樓夢》第七一回:「這兩個小丫頭子纔七八歲,原不識事,只管器啼求告。」
意回心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回心轉意」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魏元壽問《大學》。先生因云:「今學者不會看文章,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張己說;只借聖人言語做起頭,便自把己意接說將去。病痛專在這上,不可不戒。」又云:「近有一學者來,欲說『皇極』。某令他說看,都不相近,只做一個『大中』字說了,便更無可說處。不知自孔孟以後千數百年間,讀書底1>更不仔細把聖人言語略思量2>看是如何。且人一日間,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不知是在天地間做甚麼也!」 〔注解〕 (1) 底:音˙ㄉㄜ,同「的」。「讀書底」即「讀書的」。 (2) 思量:衡量、考慮。
雜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稱與考試無關的雜學知識。泛指詩詞歌賦。《儒林外史》第三回:「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該用心做文章,那些雜覽,學他做甚麼!」
權力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的,有時成人會讓兒童從兩個他們不想要的選項中選擇,這不是可行的選擇,有時成人想要示好,就問兒童想要做甚麼,如果你問: 「你想不想去動物園?」你要準備好有些兒童會回答: 「不想」同樣,許多成人會說: 「我們一起去吃午餐,ok?」除非你能接受「不」這個回答,不然此類的「ok」問題沒有代表真實的溝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權力需求英文關鍵字:Power Needs 參考資料廖淑台著。兒童行為輔導, 2011年9月,頁12-4~12-5,禾豐書局有限公司。
甚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那讖上分明寫出兩句來。道個甚的?」元.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謎言謎語,知他說甚的?」也作「甚底」。
投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跳入水中自殺。《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我日逐在這裡伺侯,今日聽得道休離了,你要投水做甚麼?』小娘子道:『我上無片瓦,下無卓錐,老公又不要我,又無親戚投奔,不死更待何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