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碰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所做的事情沒有把握,只是盡力去做,存著僥倖心理。如:「由於沒有經驗,這些樹苗是否能種得活,只有碰運氣了。」、「他去賭博,純粹是想碰運氣。」
覆庇之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的恩惠。《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小生蒙覆庇之恩,雖得僥倖,所犯愆尤,還仗大人保全。」
貫通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今先立定限,以為不必盡窮於事事物物之間,而直欲僥倖於「三反知十」之效,吾恐其莽鹵滅裂,而終不能有所發明也。 〔注解〕 (1) 舉一而三反:指列舉一例而能曉喻其餘各事。見「舉一反三」。 (2) 聞一而知十:形容人稟賦聰敏,領悟力、類推力強。見「聞一知十」
欺世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安分潔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分守己」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袁文《瓮牖閑評.卷八》真宗欲幸孔子廟,謂于前一日先往廟中省視饌具,因詢其事務,以備明日顧問,其用意政相類也。大抵姦人作事皆然,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躐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1>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倖2>乎? 〔注解〕 (1) 恬:淡漠。 (2) 僥倖:意外成功或免於不幸。
野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的核心。然後在19世紀中期歐洲殖民者到大草原定居後,大量的美國野牛被殺。幸好,有幾百頭的美國野牛僥倖活了下來,使得美國野牛能夠延續至今。美國野牛和其他種類的野牛相比,顯得頭重腳輕,肩部高高隆起,頭大得簡直不成比例。頭部和前身覆蓋著蓬鬆的深棕色皮毛,使美國野牛比實際上看起來要在大一些。美國野牛也喜歡群居,在過去,有的大牛群裡甚至有十萬頭的野牛。但現在,牛群的規模小很多了,而且大部分都被養在國家公園裡。(註1) 歐洲野牛在1919年歐洲野牛已經全部被消滅,少數生存下來的歐洲野牛被養在動物園中,目前歐洲野牛的數量大約三千隻...
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僥倖升進。《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贊曰》:「既云德升,亦曰幸進。」
易如翻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翻過手掌那麼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辦到。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某領大勢雄兵,軍行策應,擒拿王彥章易如翻掌。」《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倘得僥倖連科及第,那時救父報仇,豈不易如翻掌!」也作「易如反掌」、「易於反掌」。
水底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東西很難找到或事情難以完成。《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就是小兒僥倖脫體,也是水底撈針,不知何日到手,豈可擔閣人家閨女。」也作「大海撈針」。
循理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分守己」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袁文《瓮牖閑評.卷八》真宗欲幸孔子廟,謂于前一日先往廟中省視饌具,因詢其事務,以備明日顧問,其用意政相類也。大抵姦人作事皆然,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躐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1>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倖2>乎? 〔注解〕 (1) 恬:淡漠。 (2) 僥倖:意外成功或免於不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