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8.45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擁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旄,竿首以犛牛尾為飾的軍旗,用以指揮作戰。「擁旄」指掌握兵權,統率軍隊。南朝梁.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唐.裴鉶《崑崙奴》:「主人擁旄,逼為姬僕。」
移天徙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冏等起兵討之,兵敗,貶為庶人,後遭賜死。 (2) 孫秀:?∼西元301,字俊忠,西晉琅邪人。初為琅邪小史,累官於趙國,以諂媚自達。後受趙王倫寵信,與倫謀廢賈后,逐惠帝。倫篡位,以秀為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秀貪淫逐利,多殺忠良,以逞私欲。後齊王冏等三王起兵討之,秀與倫俱見誅。 (3) 喋喋:私下談論。 (4) 先唱:率先倡導。唱,通「倡」。
童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54~1126)字道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性巧媚,能言善道。為北宋宦官,與蔡京互相勾結,在西北監軍,掌兵權二十年。徽宗時因平方臘有功,晉升為太師,故時人稱之為「媼相」。
防微慮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才可以除去禍患,聚集福慧。後來和帝命丁鴻為太尉兼衛尉,駐守宮廷,並收回竇憲的兵權,削奪竇氏的權力,終於化解了一場政治危機。後來「防微杜漸」這句成語可能就這裡演變而出,在錯誤或壞事萌芽的時候及時制止,杜絕它發展。
在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控於手中。《宋書.卷七九.文五王列傳.桂陽王休範》:「王奐佐郢,兵權在握。」
置身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王害怕秦國報復,始終不肯答應。後來魏無忌用侯嬴的計謀,將兵符盜出,假託王令,並殺了大將軍晉鄙,奪取兵權。他再從中挑選精兵八萬,打敗秦軍,解救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還親自到國境上迎接魏無忌。魏王很生氣魏無忌偷盜兵符、假託命令並殺了晉鄙。魏無忌自己也知道魏王不悅,所以他讓將軍帶領著他們的軍隊返魏,自己和門客則留在趙國。趙孝王感激魏無忌大力相助,於是和平原君商量,想將五個城邑封給魏無忌。魏無忌聽到這個消息,神態驕矜,顯出自以為有功的樣子。門客中有人勸魏無忌說:「有些事不可以忘記,但有些事不能不忘記。別人有德於您,您不可以忘記;您有德於人,希望您忘了它。況且假託魏王的命令,奪取晉鄙的兵權以...
依本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 (5) 玉堂之壁...
橫行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螃蟹。宋.傅肱《蟹譜.兵權》:「出師下砦之際,忽見蟹,則當呼為橫行介士,權以安眾。」
無出其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無出其右」。見「無出其右」條。01.宋.葉適《水心別集.卷四.進卷.兵權上》:「唐太宗、李靖,近世君臣之言兵者無出其上,其所問對亦止於武之意。」
方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擁有兵權而管理一方的長官,如唐時節度使之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