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0.8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辨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內在條件雖不能直接觀察,但可由個體表現的外顯反應來確定。因此,在教兒童辨別學習時,要想了解兒童是否具備了內在條件,要求他指出刺激的一同特徵是必要的。在教學情境中安排外在條件時,教師可按學習原理中的兩項原則來處理:其一,當兒童表現正確反應時,立即給予適度的強化(表示讚賞)。其二,讓正確的反應多加幾次練習,以避免遺忘。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訪問調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問一系列結構性問題,然後為做深入探究,採開放式問題,希望獲得更完整之資料。半結構性訪問之優點,乃在具備合理客觀性,並允許受訪者充分反映己見,故在教育領域格外適用,可獲得較有價值之資料,當然為避免訪問者之偏見與真正能探求重要觀點,訪問者宜接受更多訓練,以以習得訪問所需之高度技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訪問調查英文關鍵字: interview survey 參考資料 王文科/著。教育研究法,1986年初版,頁350-354。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活動分析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人類在社會中的生活,無論如何變化不居,總不外履行特殊的活動,為生活而準備的教育即在準備兒童及青年具備履行這些活動的能力。人類的活動只要運用科學方法加以分析,是可以發現的。 人類經驗分析 活動區分為一般方式(normative manner)和個殊方式(idiosyncratic manner)。前者為大多數成員之共同部分,後者為個別成員的獨特成分。強調社會的大多數「事實」或「現狀」,而非個人對於社會需求的「主觀判斷」或「規範性主張」。課程設計者在此所擔負的職責為「教育工程師」(educational enginne...
充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充分具備。如:「我們對國家未來的前途,充滿信心。」
發現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學生能從圖畫、照片、電影、課文、故事等教材中,以自己的語言或文字正確表達符號意義,這可表示他已經具備符號認知能力(註1)。 4. 情境模擬法情境模擬是將問題化為實際情境,加以模擬各種可能的解決問題策略。可採書面式的情境模擬和多媒體的情境模擬。由於媒體影音設備需要軟體程式、課程情境分析、繪畫編輯等設計人才難求,以及所需經費龐大,學校難以充實設備,因此學校仍多以書面事的情境設計為主(註1)。 步驟(註1)一、 引起動機1. 提出相關問題的正例和反例2. 語言轉譯成學生的真實世界二、 提供教材結構三、 描繪豐富圖像1. 運...
示範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個體學得尚未學會的行為3.消除已學會的不適當行為 限制1.要有充分計畫、執行、評估作業2.教師必須具備多樣技術3.比其他之教學方法需要更多設備4.容易使學生眼花撩亂,而達不到既定目標5.如果沒有示範正確之動作,可能給學生帶來危險6.可能需要學校所沒有之設備 優點1.提供學生最直接、第一手之觀察學習2.提供多元化之學習經驗,包含告知、聆聽、列舉、討論、詢問、澄清、舉例和操作等3.由於具有多項溝通之功能,能夠適合於能力差異較大之學生群體4.學生可參與教學活動,對教學之過程能增加印象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示範教學法英文關鍵字:...
多才多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例]她不僅彈得一手好鋼琴,又精通書畫,真是多才多藝!
大庭廣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庭廣眾」典源作「廣庭大眾」。「大庭廣眾」是指公開而人多的場合。《公孫龍子.跡府》中,記載了尹文和齊湣王的一段對話。齊湣王經常感嘆他想任用士人,可惜國內卻沒有這樣的人,有一次尹文就問齊湣王說︰「如果有一個人,具備了士人的各種德行,在大庭廣眾的場合,受到別人的侮辱,卻始終不敢爭鬥,大王會任用他嗎?」湣王回答︰「這種懦夫算什麼士人?我當然不會用他!」尹文又說︰「這個人雖然受到侮辱卻不跟別人爭鬥,可是他仍具備身為士人的四種德行,那他仍然是個士人啊!大王你一下子說要用士人為臣,一下子又說不用士人為臣,難道大王一開始所想要找的人才並不是士人嗎?」尹文子的一番分析讓湣王無話可說。後來「大庭廣眾」這句成語...
知難而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ㄏㄨˊ)不同意,主張追擊楚軍,上軍主將士會勸他說:「一個國家若是德行、刑罰、政令、事務、典章、禮儀都具備,那就不應與他為敵。楚國現在正是這樣,我們如何能與他為敵?何況,看到有可乘之機就前進,看到形勢不利就先退卻,如此才是用兵之道啊!」士會的這番話,其中也用到「知難而退」一語,在《左傳》的這兩個篇章裡,此語所表述的都是一種戰略運用。後來「知難而退」則被用來泛指行事遇到困難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
個人中心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中心學派(Person-Centered approach)個人中心學派是Rogers在1930-1940年間所創,主要是基於當時美國受到心理分析學派宰制的反動。Rogers將人自嬰兒時期開始所具備的特質描述如下:1.不管嬰兒所知覺到的是什麼,均是他/她的真實世界。2.所有嬰兒生來即具有自我表現傾向,透過自我引導之行為而得到滿足。3.嬰兒與周遭的互動具有整體組織性,嬰兒知所做所為均互有關連。4.嬰兒所經驗到的是正向或負向的經驗,端是這些經驗是有助於或有害於自我實現傾向的實現。5.嬰兒保留有助於自我實現的經驗,而逃避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