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氏世界文學百科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氏世界文學百科全書〕於1953年首次出版,書名為〔氏文學百科全書〕(Cassell's Encyclopedia of Literature)。從第2版開始改成今名,第2版於1973年出版共3冊,第1冊有650篇文章介紹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學史以及文學類別、文學運動、派別、主題和特殊文學術語,按主題字順排列。第2、3冊則包括世界各地的名作家傳記資料及其作品與批評其作品的書目,共約9,000篇,按作家姓名順序排列,其間偶爾也列入一些文學名著。該書由250位以上的專家學者共同努力編輯而成,除了極少數簡單扼要的款目未署名外,其餘資料全由撰寫人署名負責。
特甘迺迪節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慶。英國蘇格蘭聖安竹斯市(St. Andrews)每年四月間舉行的一連串節慶活動,其來源部份為傳說,另一部份則參照當地中世紀的歷史故事:約為西元1450年時,有一位詹姆斯.甘迺迪(James Kennedy),他身為該地主教區總監及大學校長等職,育有一女(或作姪女)薩琳,此女深受所有該地大學生愛慕。西元1926年後,此節慶以新風貌呈現,夾雜該地大學生次文化、古蓋爾人之春祭活動、及社會成年禮俗等,「薩琳小姐」由聖安竹斯市人士及主教區總監(代表詹姆斯.甘迺迪)陪同,成為節慶遊行隊中的主角,且尾隨一群追求者。此節慶活動由「特甘迺迪俱樂部」策劃,該俱樂部年度主席為節慶中的詹姆斯.甘迺迪;另推選...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達格蘭文化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附錄-地名-文教處所)
,諾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出生於紐約,美籍芭蕾伶娜與舞蹈總監,早年在大都會歌劇院(New York Metropolitan Opera)舞蹈學校時,師事柯堤斯(Margreat Curtis),隨後入美國芭蕾舞團學校(the 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曾隨佛金(Michel Fokine)、威札(Anatole Vilzak)與斯科勒(Ludmilla Schollar)習舞,1935年即登台獻藝,參加大都會歌劇院兒童舞蹈團的演出,1939-1959年諾拉.為巴蘭欽(Balanchine)的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re)之要角,1942年擢昇芭蕾伶...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 1987、Mary Clarke & Clement Crisp《Ballet An Illustrated Histiry》, 1973、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 1993.
英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此舞為英國民俗舞(English Folk)、穀倉舞(Banl)或泛稱鄉村舞蹈(Countrydancing)的一種變型舞蹈,比前述這些舞蹈更具喧鬧氣息,且為其間折衷的一種典型。此舞為單純的民俗舞,但舞者跳舞時使用較多精力,其音樂由愛爾蘭至加勒比海風味的都有。此種舞蹈源於愛爾蘭的「梨」(拼為Ceili),在愛爾蘭的傳統中,「梨」有社交聚會之性質,在此聚會中所跳的舞蹈,也就被歸類成「梨」舞蹈;然而,「英式梨」在二十世紀末已經發展成為它獨特的典型,舞步單純,但氣氛興奮,整體舞蹈的好壞仰賴於樂團,樂團演奏的音樂傳統與現代並存,也加上爵士及搖滾等,團員大都站著演奏,樂器方面則以薩克斯風及...
《Webfeet: English Ceilidh》.
羅塔弟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於西印度千里達群島的舞者,曾在倫敦師從德國舞者希葛爾.李達(Sigurd Leeder),並在紐約的國際舞校(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ance)學習。他參加過許多舞團的演出,表演過波爾.柏密斯(Pearl Primus)和泰德.蕭恩(Ted Shawn)等人的作品,1964年加入艾文.艾利(Alvin Ailey)的舞團,成為主要舞者。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
摩金,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俄國芭蕾舞者,編舞家及教師,他生於莫斯科,曾於聖彼得堡皇家學校(Ecole Impériale de Saint-Pétersbourg)學舞,1900年成為波修瓦劇院(Theatre Bo1shoi)的首席舞者。1909年在巴黎的第一季即加入瑟給,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兩年後,他和安娜,帕芙洛娃(Anna Pavlova)在美國演出。《柯比莉亞》(Coppélia)、《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dée)及著名的《酒神的秋天》(Autumn Bacchanale),隨後應聘在一個所謂的...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W.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亞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斯大約生於西元一八○年,是當時羅馬教會中一位學問淵博的傳教師,也是伊里奈烏(Irenaeus)的弟子之一。
  關於亞斯的生平資料,主要來源是歐賽比亞斯(Eusebius)所著的〔教會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亞斯以在宗教教義方面的博學而著稱,像當時其他羅馬教會中的學者一樣,以希臘文寫作。他的主要著作〔辯駁〕(The Disputation)記載了他與當時異端弗瑞吉派(Phrygian Heresy)領袖普羅克勒斯(Proclus)的對話;這段對話的一些片斷,也由歐賽比亞斯保存下來。此外,亞斯也曾力斥過千禧年理論(Millenarian Th...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234~149 B.C.)為古羅馬時期的一位政治家及教育家。圖出自貴族,但是他對子女的養護與教育,從不假手於教僕或奴隸;他要求自己的妻子擔負起養育自己子女的責任,他自己亦教育自己的兒子,舉凡騎術、拳擊、游泳、擲標槍等,他都一一親自教導。圖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求子女學習尊重法律,敬仰羅馬的文化,期望子女能夠熱心奉獻於羅馬社會。圖曾編撰道德格言的書冊,作為子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圖所欲培養的羅馬演講士,不但是能言善道,而且是品德健全,心地善良。尤其難得的是,圖認識到歷史教育的價值,他覺得羅馬人應該具有共同的史識,才能發自內心地去愛護羅馬社會的文化傳統。是故,圖可以說是古羅馬...
迪威爾,薩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十歲開始學舞,曾進入由貝嘉(Maurice Béjart)建立的Mudra舞蹈學校,後來加入巴拉斯卡(Félix Blaska)和巴古葉(Dominique Bagouet)的舞團。1983年,她與另一位舞蹈家孟特(Bernardo Montet)一起到日本跟隨舞踏大師大野一雄學習,受大野的舞踏哲學影響,把東方的冷靜、智慧及近乎禪的內省風格融入西方的舞蹈美學中。同年,她與孟特在東京發表《堅決要求》(Instance)一舞,展現出一種嚴肅冷靜、神祕且新穎的風格。她與孟特共組「Studio DM舞團」,她從大野的教導中了解到內在心靈修養對藝術的重要性,並相信當體能消耗...
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Le Cenam《La danse en France》、Danse à Lille《Ellipses regards sur 10 chorégraphes contemporains témoignages sur une décennie de danse》1993、Oonagh Duckworth《Catherine Diverres》198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