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貪安好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求安逸舒適的生活。如:「要戒除貪安好逸的壞毛病,養成勤勞刻苦的好習性,才會有錦繡的前程。」
|
簞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瓢,飲器,以葫蘆剖分而成。簞瓢形容簡樸刻苦的生活。《文選.班固.答賓戲》:「顏潛樂於簞瓢,孔終篇於西狩。」宋.陸游〈晨起獨行綠陰間〉詩:「病逢鍼藥如差減,貧比簞瓢尚庶幾。」
|
枕戈俟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斬除、消滅。
(3) 祖生:祖逖(西元266∼321),字士稚,晉范陽人。早年經常與劉琨聞雞起舞,刻苦自勵。元帝時為豫州刺史,渡江擊楫,誓復中原,率師與石勒相持,黃河以南,盡為晉土。後由於朝廷大臣不和,奧援不力,遂憂憤而死。逖,音ㄊ|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六二.劉琨列傳》
|
行尸走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固定的老師,出外求學也不辭路途遙遠。他用茅草編成小草屋,削尖荊木做成筆,在樹上刻出汁液當做墨汁,刻苦地習文寫字,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讀而有所成就。他在臨終時告誡門徒說:「一個人如果好學,就算死了,也好像還活著一樣。不學習的人,即使他還活著,卻只是個會走動而沒有魂魄的軀殼一樣,徒具形骸而無所作為的人。」後來「行屍走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形骸,毫無生氣,庸碌無為的人。
|
坐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苦自勵,奮發圖強。宋.陳亮〈與葉丞相〉:「奈之何其度日之悠悠也,前之悠悠已十年矣,而後之悠悠,特未可知,孤聖天子坐薪嘗膽之本意。」也作「坐薪懸膽」。
|
遺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遺留下來的訓示、教誨。[例]我們應該遵循祖先的遺訓勤儉持家、刻苦力學。
|
不見圭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圭角,圭玉的稜角,比喻鋒芒。不見圭角比喻修養深沉含蓄,不露鋒芒。宋.歐陽修〈張子野墓誌銘〉:「子野為人,外雖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渾渾,不見圭角,而志守端直,臨事敢決。」也作「不露圭角」。
|
刻骨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冷炭熱,二物不能相容。喻內心交戰。
|
農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農業的婦女。如:「典型的農婦都具刻苦耐勞的精神。」
|
攻苦食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刻苦,飲食粗淡。亦用於形容不求物質享受、刻苦自勵。唐.王維〈為相國王公紫芝木瓜讚并序〉:「其霜露之惕,攻苦食淡,寢苫枕塊。」宋.楊時〈俞氏墓誌銘〉:「初伯父亡子尚幼,夫人以孀稚自營,攻苦食淡,仰取俯拾,卒克有家,子孫賴之不墜先業。」《宋史.卷四五九.隱逸列傳下.徐中行》:「得瑗所授經,熟讀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爐,夜不安枕者踰年。」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