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奇怪,令人猜不透。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母親!你好也。丟了一個賊漢,又認了一個禿廝那。」元.楊訥《劉行首》第二折:「這先生好也。我二十一歲,可怎生是你二十年前的故交,你莫不見鬼來。」
海頓,瑟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奧國作曲家。生於小鎮羅勞(Rohrau),卒於維也納。幼年音樂教育習自地區的教堂唱詩班中。後來到維也納,入史提芬大教堂辦的音樂學校,接受專業的歌唱及小提琴訓練,因成年變聲而離開教堂,他的作曲技巧是自學而成,曾任摩爾進公爵(Morzin)的宮廷樂師,由於對樂器曲特別喜愛,他不斷實驗創作了許多器樂作品,擴大器樂曲的形式及作曲範圍,加強管樂器在樂團中的份量,使用快節奏的「詼諧曲」(Scherzos)取代傳說的「小步舞曲」(Minuets)和「賦格式終曲」,大膽地加入銅管和打擊樂器來豐富交響曲之色彩。他的音樂風格簡易明顯,喜用簡短的主題動機導入,然後發展成龐大的交響形式,因此後世稱他為「交響樂之...
羅西尼,治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義大利作曲家,生於培薩洛(Pesaro),卒於巴黎。波羅拿(Bologna)音樂學院畢業。隨馬特伊(S. Mattei, 1750-1825)學對位法,卡維達尼(C. Cavedagni)學大提琴。畢業後以寫作歌劇為專業,曾任義大利劇院指揮,後來赴倫敦及巴黎發展,並定居巴黎獲法國皇家作曲家及歌唱督察長之榮譽。他的歌劇以喜歌劇最為出色,旋律優美,節奏活潑流暢,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稱他為歌劇奇才。與舞蹈有關的作品:《婚姻匯票》(La Cambiale de Matrimonio, 1810)、編舞達勞(P. Darrell, 1972)。《La Scala d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農具。為細竹製成的三腳架,農人收穫時遇霪雨,用來懸掛禾稼。
治亞民俗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區舞蹈名稱。主要的特徵是男子氣概的呈現,形式是以簡單的陽剛動作進行。帕爾查(Partsa)是二十至三十個男性所跳的圓舞,隊形從一個圓圈變換成二個圈。卡爾土里(Kartuli)是以求婚作為基礎模式,是種高雅、有禮貌的雙人舞。達賽拉尼(Dhzeirani)是由八個男人及一個女孩表演的,女孩對所有的人作賣弄風情的模樣,卻不擇其中之一為伴。在婚禮舞蹈中,以歐塞提安瑟門德舞(Ossetian Semed)最為吸引人。克蘇爾(Khessur)是二個男人比劍決鬥的舞蹈。可魯米(Khorumi)意為男人圈,是種戰鬥舞。而梅克賀德-魯里(Mekhed-ruli)是種模仿騎馬者用哥薩克人的軍刀砍殺敵人的舞蹈。有...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比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卒於巴黎的布基瓦爾(Bougival)。九歲入巴黎音樂學院,隨阿勒威(J. F. Halevy, 1799-1862)學習作曲,十六歲開始寫歌劇,1875年得羅馬大獎,到羅馬進修,1863年發表歌劇《採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得到大眾的佳評,但1875年推出的代表作《卡門》(Carmen)首演反應極為冷淡,比才因此受到打擊,最後憂鬱而終。他的音樂風格戲劇性濃,平易率直,曲調流暢,節奏明朗,與舞蹈有關的作品:《C大調交響曲》(Symphony in C Major, 1855),編舞巴蘭欽(G. Balanchine, 1947)。《採珠...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私立治工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模作樣,故作聲勢。《醒世姻緣傳》第一四回:「昨晚那六十兩銀子,原恐怕他腔,就要拿出見物來買告,見他有個體面,不好當面褻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態,裝模作樣。《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只因他第一夜如此作,恁般推阻,為此我故意要難他轉來。」
史密斯,治.華盛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十九世紀美國芭蕾舞者、木屐舞(Clog Dance)舞者及編舞家,他生於賓州費城,在當地曾受教於哈扎(P.H. Hazard)且經常和他的學生強(John)或查里.杜農(Charles Durang)搭擋演出。1830年在費城演出後,他被聘到當時芬妮.愛斯勒(Fanny Elssler)所屬的美國巡迴舞團演出。在這兩年巡迴演出期間,他在倫敦繼續隨詹姆斯.司勒旺(James Sylvain)學習芭蕾舞技巧。並且擴展其表演的範圍;也從事木屐舞的演出,司勒旺應是傳授史密斯舞蹈技巧和手語的恩師之一。1840年期間,史密斯以芭蕾舞的演出為主。1845年他和哈扎的學生瑪麗.安.李(Mary Ann ...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