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捉衿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不值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魏其侯為壽,獨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灌夫不悅。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夫怒,因笑曰:「將軍貴人也,屬之!」時武安不肯。行酒1>次至臨汝侯,臨汝侯方與程不識耳語,又不避席2>。夫3>無所發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4>程不識不直5>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6>女兒呫囁7>耳語!」武安謂灌夫曰:「程李俱東西宮衛尉,今眾辱程將軍,仲孺獨不為李將軍地乎?」灌夫曰:「今日斬頭陷匈,何知程李乎!」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此吾驕灌夫罪。」乃令騎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夫愈怒,不肯謝。武安乃麾騎縛夫置傳舍,召長史曰:「今日召宗室,有...
目眩神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花撩亂,心神搖盪。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攜著娘子的手,出了園門,一手拿著金杯,大笑著,在清涼山岡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後三四個婦女,笑笑跟著。兩邊看的人目眩神搖,不敢仰視。」也作「目眩魂搖」、「目眩心花」、「目眩神迷」、「目眩神馳」、「神搖目眩」。
縱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恣意觀覽。唐.李群玉〈將遊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詩:「清遠登高臺,晃朗縱覽歷。」宋.蘇轍〈答徐州教授李昭玘書〉:「乃欲遊目縱覽,究其有無,豈有不者哉。」也作「縱觀」。
怒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氣痛罵。如:「凶手被逮後仍皮笑臉,警察不禁怒叱他無恥!」《戰國策.燕策三》:「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三國演義》第三回:「卓怒叱曰:『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劍欲斬丁原。」
低心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低聲下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熹論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他專為尚未啟蒙的兒童編寫了《童蒙須知》,對於學童日常生活的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等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其中在〈語言步趨〉篇中提到,為人子弟,要「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諠鬨,浮言戲笑」。就是說:作人子弟,要尊敬長上,態度要恭順,聲音要柔和,說話要詳細緩慢,不可以高聲諠譁,誇張笑。「低聲下氣」是直接摘自此處的成語,用來形容說話恭順小心的樣子。
掣襟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不避嫌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忌他人的猜疑。《紅樓夢》第二七回:「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怒無常。」
駿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趕快耕作。《詩經.周頌.噫》:「駿發爾私,終三十里。」
一錢不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魏其侯為壽,獨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灌夫不悅。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夫怒,因笑曰:「將軍貴人也,屬之!」時武安不肯。行酒1>次至臨汝侯,臨汝侯方與程不識耳語,又不避席2>。夫3>無所發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4>程不識不直5>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6>女兒呫囁7>耳語!」武安謂灌夫曰:「程李俱東西宮衛尉,今眾辱程將軍,仲孺獨不為李將軍地乎?」灌夫曰:「今日斬頭陷匈,何知程李乎!」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此吾驕灌夫罪。」乃令騎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夫愈怒,不肯謝。武安乃麾騎縛夫置傳舍,召長史曰:「今日召宗室,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