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蛤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裝在屋簷下接雨的器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鉗物的器具。[例]髮夾、衣夾、炭火夾
大器晚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大的器具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語出《老子》第四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後引申指一個人的成就較晚。《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大器晚成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過濾東西的器具。通「羅」。似篩而邊較寬深,下蒙以密網,可用來播麵粉或過濾流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用來計數的器具。同「筭」。《資治通鑑.卷二二八.唐紀四十四.德宗建中四年》:「吏執筆握算,入人室廬計其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桑科桑屬,落葉喬木。葉卵形,粗鋸齒緣,可用來飼蠶。枝幹短小,枝條可編筐,樹皮可製紙,木材堅重,可製器具。 △桑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舀酒、油等的長柄器具。如:「酒提」、「油提」。
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矛是攻擊的兵器,而盾是用來防禦兵器攻擊的器具。在《韓非子.難一》中,舉了一個故事說:有個楚國人在市集上賣矛和盾。剛開始時先是誇讚他的盾說:「我這面盾非常堅固,任何鋒利的東西都刺不破它。」過了一會兒,又誇讚他的矛說:「我這隻矛是最鋒利的,沒有什麼東西是它不能刺破的。」這時,有人緊接著問說:「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那結果會是怎樣呢?」這一問,讓賣矛與盾的人無言以對。典源又見《韓非子.難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自相矛盾」,用來比喻言語或行事前後無法呼應,互相牴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織布的器具。《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傳》:「其母投杼下機,踰牆而走。」唐.杜牧〈杜秋娘〉詩:「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
造福桑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