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4.98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機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中之有機質包括分解之動植物遺體,土生物之細胞及組織,土生物族群所合成之物質等。通常以能通過2mm篩孔之土樣本中,所含有之有機物總量來決定。
  土中的有機物質是土固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耕育層中,土有機質一般只佔土土重的0.5%-3%,只有黑土可達10%左右。土有機質因其分解、生成階段不同,分為如下類型:新鮮有機質,指未被微生物分解的動植物殘體;半分解的是有機殘體在缺氧條件下,經微生物作用後形成的黑褐色物質,如泥炭、腐植質及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是由有機殘體帶來的和由有機質分解所產生的化合物。土有機質不僅是養分的主要來源,而且對土的理化、生物學性狀以及各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亂的樣子。《呂氏春秋.先識覽.知接》:「戎人見暴布者,而問之曰:『何以為之莽莽也?』指麻而示之。怒曰:『孰之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序》:「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皆為利往。」也作「攘攘」。
無機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中由粘土礦物等無機物形成的膠體物質。包括結晶性的層狀矽酸鹽礦物(蒙特石、高嶺石及伊來石等)、鐵鋁氧化物及無定形礦物。這些層狀矽酸鹽礦物大多帶負電荷、陽離子交換能力高,又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因此對土中離子態污染物有較強的吸附、固定及離子交換能力,以減少或緩和其危害性。土中氧化鐵鋁膠體亦帶正電荷及大的表面積,對含氧酸根陰離子等污染物(如砷、鉻等)有較強的吸附能力。
腐植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中黑色無定形有機膠體。其主要成分為胡敏酸(humic acid)、富里酸(fulvic acid)和胡敏素(humine)。腐植質由於含有多種腐植酸,通常多帶電荷,具有較強吸收、緩衝性能。腐植質膠體,可以形成凝膠,膠結土粒形成穩定的土結構體,改善土物理性質,對土形成、肥力有其重要的影響。腐植質膠體中多種能解離的官能團,可與多種污染物或重金屬離子形成錯合物或螯合物,增加其水溶性,使之隨水遷移,或吸附、固定減輕其危害。因此提高土腐植質含量是減輕污染危害及增強土自淨能力的重要措施。
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陸地表面略呈平行的土層或土物質,又稱土化育層。該層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或特徵,如土色、構造、質地、結持度、所在生物的種類及數目、酸鹼度等,都異於化育上有關的鄰接土層。土層次一可分為O層、A層、B層、C層及R層,其中O層為有機質層、A層為礦物質層,由高比例細分的有機物所組成的淋洗層,B層為矽酸鹽粘土礦物的累積層,C層為母質層與原來出現的土體非常相似,R層為位在C層之下的堅固母岩。
放射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射菌為同時具有細菌和真菌特性過渡型的單細胞微生物。本菌的生理特性與細菌非常相近,屬於細菌類,其最適生長環境如pH在6.5~7.5中性,最適生長溫度為 25~30℃,屬於好氧性化學異營微生物。但本菌又會形成分枝狀菌絲及孢子,但大多菌絲不分隔,其直徑、長短、大小均比真菌為小,因此形態上與真菌相似。土放射菌主要菌屬以Streptomyces,Actinomyces, Micromonospora及Nocardia屬為主。除能夠強力分解土中有機物外,若加入含有幾丁質(chitin)的物質如動物昆蟲甲殼類之物質,會刺激本菌大量繁殖。某些放射菌適宜生長在50~70℃高溫環境下,為堆肥醱酵之分解菌...
水分勢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每單位量的純水,以可逆方式及等溫下,使其極微量水從純水水槽(位在指定高度及一定壓力下)移動至土水中(位在要檢定的高度部位)時所做的功。土水分勢能由下列各項組成:
  滲透壓勢能:(Osmotic Potential)每單位量純水,以可逆方式及在等溫下,使其極微量水,從純水水槽(位在一定高度及一定壓力)移動至土液中(位在要檢定的高度部位)時要做的功。
  重力勢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每單位量純水,以可逆方式及等溫下,使其極微量的水,從純水水槽(位在指定高度及一定壓力下)移動至另一純水水槽(位在要檢定的高度部位)時要做的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子。語出《漢書.卷五一.鄒陽傳》:「自立天子之後,使東牟朱虛東褒義父之後,深割嬰兒王之。子王梁、代,益以淮陽。」顏師古注引晉灼曰:「揚雄方言『梁益之間,所愛謂其肥盛曰。』或曰:『言深割嬰兒王之。』」後亦指割土以分封諸子。《陳書.卷一四.衡陽獻王昌等傳.史臣曰》:「獻、愍二王,聯華霄漢,或子之暱,或猶子之寵。」
真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土具有真核的單細胞或多細胞分枝絲狀體或單細胞的個體,屬於真核生物。真菌的特徵為具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胞子及菌絲體行無性或有性繁殖。常見的真菌有藻菌綱(Phycomycetes)、子囊菌綱(Ascomycetes)、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及不完全菌綱(Fungi Imperfecti)等。上述真菌大多屬好氣腐生菌,少數為寄生在植物並具有病原性。真菌的菌絲體具有分解有機物的能力,有些孢子具有繁殖能力,有些孢子如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菌核(sclerotia)則為休眠體,可抵抗外界惡劣環境。真菌的生理習性與細菌有異,前者性喜酸性土,為森林土中的主要分解者。
顆粒密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顆粒密度(以ρs表示)即是土的固體粒子質量(以Ms表示)與其固體粒子體積(以Vs表示)之比。以公式表示,則為
  ρs=Ms/Vs
  就大多數礦物土而言,其平均顆粒密度為2.6-2.7公克/立方公分。該值相當接近石英的密度,石英乃是沙土中最普遍的成分。若土中有氧化鐵或其他重金屬存在,則其顆粒密度會增大;若土中有機質含量增加,則其顆粒密度會減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