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族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族中輩分相同而年紀較小的人。《南史.卷四九.劉懷珍傳》:「與族弟訏並隱居求志,遨遊林澤,以山水書籍相娛而已。」《三國演義》第五回:「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
背若芒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芒刺在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宣帝1>始立,謁見2>高廟,大將軍光3>從驂乘4>,上內嚴憚5>之,若有芒刺6>在背。後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光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禍萌於驂乘。」 〔注解〕 (1) 宣帝:劉詢(西元前91∼前49),漢武帝的曾孫,繼漢昭帝後即位。因幼年流落民間,深知民間疾苦和吏治得失,故親政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邢鼘匈奴臣服,威震西域。 (2) 謁見:通名刺進見。後泛指進見尊長或參拜宗廟。謁,音|ㄝˋ。 (3) 光:霍光(?∼西元前68),字子孟,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
族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族的親戚。唐.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太皇后。浹於族親,濡及九有。」也稱為「宗親」。
奏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臣子向君王上奏建議、請示。《漢書.卷三四.彭越傳》:「呂后令其舍人告越復謀反。廷尉奏請,遂夷越宗族。」《三國演義》第九回:「卿不候奏請,輒入長安,意欲何為?」
不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計較,不管。宋.岳飛〈題新淦古寺壁〉詩:「斬除元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三國演義》第八回:「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
渭陽之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比喻甥舅間思念的情感。《晉書.卷四○.楊駿傳》:「舅氏失道,宗族隕墜,渭陽之思,孔懷感傷。」
輪奐之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裡面的裝飾是多麼的美麗鮮明啊!從今以後,主人就要在這屋裡祭祀奏樂,在這屋裡居喪哭泣,也在這屋裡和宗族聚會飲宴了。」趙武回說道:「我能夠在這裡祭祀、居喪、與宗族聚會,表示我將來能夠善終,與先人們合葬於九原啊!」表面上張老是在稱讚屋宇高大豪華,實際上是在提醒趙武不可奢華太過,要適可而止。後來「美輪美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房屋規模高大、裝飾華美。
族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宗族或家族系統的譜牒。《南齊書.卷五二.文學傳.賈淵傳》:「淵父及淵三世傳學,凡十八州士族譜,合百帙七百餘卷,該究精悉,當世莫比。」
無計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夷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誅滅。《史記.卷九七.陸賈傳》:「漢誠聞之,掘燒王先人冢,夷滅宗族。」《大宋宣和遺事.貞集》:「不行仁德,專務殺伐,使我父兄孤苦,他日汝亦遭人夷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