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侯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侯,指漢成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時,因同日封侯故號為五侯。鯖,為肉和魚的雜燴。五侯鯖指漢代婁護合王氏五侯家珍膳而烹成的雜燴。見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後指佳餚。唐.韓翃〈送劉長上歸城南別業〉詩:「朝還會相就,飯爾五侯鯖。」宋.蘇軾〈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五首〉之二:「今君致坐五侯鯖,盡是猩脣與熊白。」
不脩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以為了不起,你不如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一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一家、一族。《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列傳》:「冀一門前後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其餘卿、將、尹、校五十七人。」《紅樓夢》第七七回:「目今晴雯只有這一門親戚,所以出來就在他家。」也作「一門子」、「一門兒」。
桂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皇宮。唐.張籍〈少年行〉:「遙聞虜到平陵下,不待詔書行上馬,斬得名王獻桂宮,封侯起第一日中。」
雅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雅與庸俗。漢.劉熙〈釋名序〉:「名號雅俗,各方名殊。」《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雅俗所歸,惟稱許郭。」
擁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擁護樹立。《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康居國傳》:「宣帝時,匈奴乖亂,五單于並爭,漢擁立呼韓邪單于。」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五齣:「捷足爭先,拜相與封侯,憑著這擁立功大權歸手。」
異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國。《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
陳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在政治上施展才華,有一番作為,建功立業,報效國門。他在《海昌望月》詩中宣稱:“平生煙霞志,讀書覓封侯”。但是,殘酷而又嚴峻的社會現實,無情粉碎了陳陶的迷夢,致使他鬱鬱不歡,憤憤不平。今天看來,他認為“古來成事盡書生”(《閒居雜記》)的想法是多麼幼稚!他在《江中逢故人》一詩中感嘆道:“十年蓬轉金陵道,長哭青雲身不早。故鄉逢盡白頭人,清江顏色何曾老?”朝政昏庸,國勢衰微,知識分子徒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陳陶的悲涼恐怕是晚唐詩人心理上的共同寫照。 著作 儘管陳陶的詩作多為憂時憫亂、感嘆身世之作,流露出濃厚的感傷氣氛,甚至...
濊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鮮族一支,為北貉的一部。漢時居高句麗、沃沮之南,辰韓之北,樂浪之東,東接大海,渠帥封侯。三國六朝時,與中國的關係若斷若續,此後其名不見於史冊。也作「穢貊」、「薉貊」。
防萌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和帝即位時只有十歲,由竇太后臨朝聽政。因為和帝並非竇太后親生的兒子,所以太后處心積慮地架空和帝,培養娘家的勢力。她讓自己的哥哥竇憲當上大將軍,掌握軍權,其他的三個兄弟竇篤、竇景、竇環也都封侯進爵,朝政幾乎都由竇氏的親人、姻親所把持,甚至連地方的官員都是由竇家所安排的,權傾一時。當時的司徒丁鴻,對竇氏專權禍國十分不滿,是少數沒有向竇氏低頭的大臣。那時剛好發生了日蝕,丁鴻藉機向和帝上書,希望和帝能夠壓抑竇氏。他引《詩經》的話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