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4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援覺得他雖然禮節隆重,可是見到故人,用不到擺出皇帝的架子,所以心裡並不高興。後來,公孫述要給馬援封侯大將軍的職位,隨從的人們都願意留下來,馬援告訴他們說:「現在天下未定,誰成誰敗還不知道,公孫述不以謙虛的態度來迎接有才能的人,來和他共圖大事,反而修飾邊幅,像木偶一樣,這樣的人怎會留得住天下賢士呢?」因此馬援不願留下,便回去了。見了隗囂,馬援說:「子陽(公孫述字)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還要妄自尊大;我看他不值得重視,不如注意看看東方的情形再說。」但是,隗囂也不是成大事的人,後來馬援便投靠光武帝,立下了不小的功業。隗囂和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市中街道。《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士無貴賤,與之抗禮,輜軿柴轂,填接街陌。」唐.王昌齡〈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徒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烏有。《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百年上壽,既曰徒然;如其誠說,亦以過半。」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以為了不起,你不如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拚命。《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併個死活!』」《西遊記》第五八回:「兩人比併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宮。」
蓬頭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馬,語在〈元后傳〉。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1>中,世父2>大將軍鳳3>病,莽4>侍疾,親嘗5>藥,亂首6>垢面7>,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託太后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 〔注解〕 (1) 陽朔:漢成帝的年號(西元前24∼前21)。 (2) 世父:稱謂。稱嫡長的伯父。今用為伯父的通稱。 ...
映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2.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雙襯雙襯,是指在語文中,對於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物,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加以描述的修辭技巧。如:1.張曉風<行道樹>:「立在城市的飛塵裡,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2.逯耀東<揮手>:「他是一個活著沉默,但卻死得勇敢的人。」 參考資料(註一)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52-58。(註二)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51-62...
老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壯氣橫秋注音︰ㄓㄨㄤˋ ㄑ|ˋ ㄏㄥˊ ㄑ|ㄡ漢語拼音︰zhuàng qì héng qiū釋義︰比喻人氣概豪邁,自命不凡。見「老氣橫秋」條。 01.宋.曹冠〈浪淘沙.清介百無求〉詞:「自負平戎經國略,壯氣橫秋。」 02.宋.蘇軾〈減字木蘭花.惟熊佳夢〉詞:「惟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 參考詞語︰膽氣橫秋注音︰ㄉㄢˇ ㄑ|ˋ ㄏㄥˊ ㄑ|ㄡ漢語拼音︰dǎn qì héng qiū釋義︰比喻人具膽識,氣概非凡。見「老氣橫秋」條。 01.元.袁士元〈清平樂.鼇波萬里〉詞:「世家元在兜鍪。少年膽氣橫秋。自此將軍一步,會看談笑封侯。」
功成不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順應自然的存在,不占為己有。語本《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後引申為建立了功勞而不歸功於自己。唐.白居易〈與崇文詔〉:「威力無暴,功成不居。」《清史稿.卷四○五.曾國藩傳》:「開國以來,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稱賀,而國藩功成不居,粥粥如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勛勞。如:「立功」、「歌功頌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