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丘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起全島民眾譁然。群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表示寧願戰死、誓不屈服。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短短十天後便逃回廈門,丘逢甲也倉卒內渡,定居在潮州。 抱憾遺民丘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離臺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竟黯然。」...
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服。《魏書.卷八七.節義列傳》:「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崔生高朗,折而不撓。」
傳檄而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布曉喻的文書即可平定其地。形容威勢強大,不需交戰就能使對方屈服。《周書.卷一九.楊忠傳》:「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襲之,彼怠我奮,一舉必克,則安陸不攻自拔,諸城可傳檄而定也。」《三國演義》第四一回:「獲操則威震天下,中原雖廣,可傳檄而定。」
屈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服折從。如:「失敗並不可恥,只要不屈撓,終有成功的一天。」
移天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王身先士卒。如今河間王等人受人挑撥,反而要來對付齊王,大家應該要討伐那些進讒言的人,怎麼反而要齊王屈服他們呢?其中「移天易日」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的篡位亂政,用以比喻奸臣盜弄政權,顛倒是非,欺上瞞下,也作「移天徙日」、「移天換日」等形式。
柏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晚報》副總編輯、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國際特赦組織中華國總會會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等。因他不願向權勢屈服、寫作尖銳的批判筆觸而不見容於當權者,在1969年,曾經以「共產黨間諜」、「打擊國家領導中心」罪名被捕、坐牢近十年。近年來,積極參與國際特赦組織,為人權而奔走,促成綠島人權紀念碑的建立。2006年,柏楊同意將其部份文獻、文物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因其為國立臺南大學首位榮譽博士,臺南大學於2007年建立柏楊文物館。 觀點 創作文類包括論述、詩、散文、小說、傳記、報導文學及兒童文學。50年代,以小說方式,表達心中之悲憤情懷...
低首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屈服順從。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然則他何一開口,就照在青雲山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也不愁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擠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逼迫別人屈服。如:「他吃軟不吃硬,你可千萬別擠對他。」
舞弄文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權後,任意賞罰。遭到反駁質難時,他仗著口齒伶俐善辯遮掩過錯,大家明明知道他是在強詞奪理,也無法使他屈服。後來「舞文弄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玩弄法條作弊,敗壞法紀。(二)文、墨,又可指文筆。所以「舞文弄墨」可用來比喻賣弄筆墨文辭。《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敘述孔明應魯肅的邀請來到柴桑郡見孫權,想說服孫權和劉備合作,共同對抗曹操的百萬大軍。在還沒見到孫權之前,先遭到孫權的臣子張昭嚴畯等人的質問。其中嚴畯問孔明研究什麼經文典籍?孔明直言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思想陳腐不合時宜的儒生,是無法振興國家成就事業的。況且古時候的伊尹、姜子牙等人,都有匡扶天下的才能,也沒聽說他們一生中...
寧死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願死也不屈服順從。如:「不管你如何威脅利誘,我寧死不從。」《宋史.卷四六○.列女列傳.謝泌妻》:「盜起,焚里舍殺人,遠近逃避。姑疾篤不能去,侯號泣姑側。盜逼之,侯曰:『寧死不從。』盜刃之,仆溝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