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62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功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功利。《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慢差等。」
播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徙,流離。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彼淩江而建國,始播遷于吾祖。」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四齣:「天那,寡人不幸,遭此播遷,累他玉貌花容,驅馳道路。好不痛心也!」
國立臺中高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209km轉中投快速公路下五權南路直走,右轉建成路直行至台中路右轉。搭乘台鐵 由台中火車站下車順建國路左轉台中路步行約二十分鐘。搭乘公車 市區客運 35、6100、6107、6132、6131、6873號公車。公路客運(台中<->南投、草屯、9120竹山、6899埔里、6871杉林溪)於台中高農站下車。 參考資料http://www.tcavs.tc.edu.tw/
軒轅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軒轅氏黃帝是傳說中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建國於有熊(河南新鄭),亦稱為有熊氏。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神農氏」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神農氏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鬥英勇無畏,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
掩惡揚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隱惡揚善」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中庸》子曰:「舜1>其大知2>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3>,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注解〕 (1) 舜:上古帝王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2) 大知:大智。知,音ㄓˋ,同「智」,智慧。 (3) 邇言:淺近的言語。邇,音ㄦ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共同成立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為台灣第二個聯合大學系統。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 國道一號於建國北路/松江路交流道下(靠左走建國北路高架橋)於忠孝東路出口下(循右線右轉忠孝東路)續行約100公尺即達本校。國道三號於新店交流道接木柵交流道下辛亥路轉建國南路直走至忠孝東路口即達本校。搭乘高鐵 由高鐵台北站直接轉捷運【板南線】至忠孝新生站,4號出口台北科技大學。搭乘台鐵 由...
勵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認真的執行。如:「我們當勵行勤儉建國的原則。」《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傳.文宗孝德顯皇后傳》:「太后屢下詔:『母子一心,勵行新政。』」也作「厲行」。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西元1925)起算,但於民國40年(西元1951年)被塗改成創立六週年,目前塗改痕跡仍完整保留。建國做人碑:位於行政大樓前草地。國師院百年紀念碑:1995年由畢業校友捐贈,代表該校歷經國語學堂.師專.師範學院三個階段百年來的變化。大榕樹:位於該校正門警衛室旁兩棵大榕樹,是該校自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有,至今樹齡已超過百年。校歌鐘聲:該校自前任校長劉源俊上任開始,使用校歌旋律做為該校鐘聲,成為該校一大特色。台北城城牆石:堆放於圖書館旁,是現在僅存的清朝台北城城牆石 校訓無私謂之「公」Justice無欺謂之「誠」Sincer...
中國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木柵線萬芳醫院站出站→右轉興隆路直行至 麥當勞旁→中國科技大學自行開車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接建國高架道路→辛亥路→經辛亥路與興隆路交叉路口後(過人行陸橋)第一個紅綠燈左轉→中國科技大學第二高速公路【國道3號】新店交流道下→左轉中興路→右轉寶慶路(過景美橋)→接木柵路四段→左轉辛亥路六段→過懷恩隧道第二個紅綠燈右轉→中國科技大學第二高速公路【國道3號】木柵交流道(往台北方向)→接國道3甲台北連絡線萬芳交流道下→右轉木柵路(經木柵高工)→右轉萬芳路至底→右轉興隆路(經警察學校)→左轉郵局旁巷子→中國科技大學新竹校區自...
五代十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907~979)自唐朝亡後至宋朝建國,在各地分立興亡的諸國。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國號為梁,建都於開封。朱梁以後,繼起的朝代,分別是唐、晉、漢、周,與梁合稱為「五代」。除五代外,當時中國南方境內還有許多其他的割據勢力,即吳、楚、閩、吳越、前蜀、後蜀、南漢、南唐、荊南、北漢等十個王朝,統稱為「十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