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瓊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瓊瑤(1938年4月20日-),原名陳喆,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陽,台灣著名言情小說女作家、影視製作人。畢業於台灣省立台北第二女中(今已拆除,第三高女後改名為中山女中)。丈夫是皇冠文化負責人平鑫濤。瓊瑤的父親陳致平曾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母親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國中學國文教師。外祖父袁勵衡為銀行家,曾執掌交通銀行。曾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宣統皇帝之師。母親的胞妹袁靜為作家。母親的胞姐袁曉園為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暨女稅務官。瓊瑤的妹妹陳錦春、妹夫陳壯飛,都曾任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General Sciences Cor...
元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建國的第一年為元年。如:「民國元年」。
壺漿簞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4) 萬乘之國: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的總稱。 (5) 簞食:以簞盛食。簞,音ㄉㄢ,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6) 壺漿:以壺盛漿。漿,水、酒之類飲料。 (7) 運:奔逃。
綱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政黨或團體的工作目標及行動步驟。如:「建國綱領」。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思想帶有極大的叛逆性,文學極富於創造性。 龔自珍生活的年代是統一的封建國家面臨沒落、崩潰,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新階段。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不斷加深,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自京師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戶變貧戶,貧戶變餓戶”,農民起義前呼後應,“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問年歲”(《西域置行省議》)!他的思想所以特出於當世,在於他從青年時代起,即還在所謂太平盛世,就意識到這個深刻變化的時代。他對封建國家...
八王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由2 經過3 關鍵字4 出處 源由曹魏時代,曹爽當政時,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諸王,政權可能轉入他姓之手。之後,司馬氏果然奪取了曹魏的政權,這事在司馬氏皇族中很有影響。因此,西晉建國初期,晉武帝(註1.)恢復了延續了周、漢二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建國。晉武帝制定的王國置軍制度,將封國分為大、次、小三等,不同級別可置不同數目的軍,但各王無地方行政權。 經過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即不理政事,沉溺於聲色,政權逐漸落入於外戚楊駿一家之...
破竹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注解〕 (1) 會議:聚在一起商議。。 (2) 百年之寇:東吳自孫權(西元182∼252)建國至孫皓(西元264∼280)時,立國約一百年,故稱「百年之寇」。 (3) 克:戰勝。 (4) 向暑:接近夏天。向,接近。 (5) 水潦:大水。潦,音ㄌㄠˋ。通「澇」。 (6) 俟:等待。 (7) 預:杜預(西元222∼284),字元凱,西晉京兆杜陵人。晉武帝任命為鎮南大將軍,率兵滅吳,結束三國鼎立局面,後封為當陽縣侯。 (8) 樂毅: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曾率燕、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下齊七十餘城,封昌國君。 (9) 濟西一戰:指戰國時,樂毅率燕...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線B:中山高(178Km)中投交流道 → 中港路/中正路 台中火車站前左轉 (約6.6K) → 建國路 (約1K) 右轉 → 精武路(台中市)/中山路(台中縣) 八O三軍醫院 (約5.9K) → 中山路一段 (約3.0 K) 右轉→ 勤益新校門(129線23k+300)( 原前校門僅限行人進出)。路線C:中山高(174Km)中清大雅交流道 → 中清路/(約3.2K) 左轉 → 文心路四段 (約2.7K) 右轉 → 北屯路 (約0.7K) 左轉 → 太原路三段(過地下道)/太原北路→過第二個橋 弘光老人療養院前 → 轉...
殖民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在各殖民母國間有極大的差異,通常可分為以下兩種型態: 特別統治主義此一型態是英國遭受北美十三州獨立建國後,大英帝國在殖民政策方向上所做的修正;這種作法以在母國設置法令,使得備殖民地得以有政治以及經濟上的獨立運作,而母國政府僅做間接的控管,主要目的仍舊聚焦於經濟利益上。另外政府也會選用部分當地菁英作為輔助的地方官員,不僅作為政治上的安穩,也使得在地傳統文化和語言得以流傳;而後來的史實也驗證此種方法較有利於殖民母國長期保有對殖民地的控制權。 內地延長主義內地延長主義則是將殖民地在政治、經濟上與母國緊密相扣,大力灌輸統治者的...
拉朽摧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