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5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洽背汗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勃:周勃(?∼西元169),西漢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後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諡武。 (3) 決獄:判決獄訟。 (4) 錢穀出入:賦稅收支。錢穀,賦稅。
風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風采與德業。《漢書.卷九.元帝紀.贊曰》:「然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
面垢頭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蓬頭垢面」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馬,語在〈元后傳〉。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1>中,世父2>大將軍鳳3>病,莽4>侍疾,親嘗5>藥,亂首6>垢面7>,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託太后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 〔注解〕 (1) 陽朔:漢成帝的年號(西元前24∼前21)。 (2) 世父...
布德施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布恩德施行仁政。《三國演義》第一○九回:「汝今可為天下之主:務須恭儉節用,布德施仁,勿辱先帝也。」
公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忠實。《莊子.天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
雄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壯威武。《晉書.卷六.元帝紀》:「恭儉之德雖充,雄武之量不足。」《北史.卷二二.長孫嵩等傳.論曰》:「肥結髮內侍,雄武自立。」
知今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餬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疋,堅其侍御。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 〔注解〕 (1) 南宮敬叔:孔子弟子,孟僖子之子,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 (2) 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
聲音笑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人所表現的外在言語、態度等。《孟子.離婁上》:「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二八.蔣山佛會記》:「此皆精誠動乎天地,感乎鬼神,初不可以聲音笑貌為也。」
矜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傲慢自滿。《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傳.琅邪王伷傳》:「克己恭儉,無矜滿之色。」唐.白居易〈孔戣授尚書左丞制〉:「進無矜滿之色,居無墮替之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