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摯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誠的情感。如:「這是一部摯情摯愛、感人肺腑的文藝片。」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日不絕」來形容韓娥歌聲的延綿不絕,後來「餘音繞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如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是用「餘音繞梁」形容王小玉迴環轉折,直入雲霄的高妙唱工,後世在使用此一成語時,即以這個語義為主。但有時亦見用來形容話語的意味深長,如清代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評論歐陽修的古詩:「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談,亦其得也。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則是說歐陽修的敘事詩雖洋洋灑灑、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夠深...
吳錦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灣社會變遷中,城鄉衝突與倫理的迷失,並強調本土歷史文化的自尊。小說內容銳利深刻,描寫人物內心世界細膩感人,擅長以電影手法處理小說場景,且有強烈的歷史感覺和濃厚的人道關懷。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小說新人推薦獎、吳濁流文學獎。 著作 短篇小說集:《放鷹》、《靜默的河川》、《消失的男性》、《燕鳴的街道》及稱作成長小說的「青春三部曲」;《秋菊》、《青春茶室》、《流沙之坑》──〈閣樓〉,是青春時代的自傳體小說;散文集:《永遠的傘姿》、《生態禪》;詩集:《生之曼陀羅》;另有《抓狂政治》等政治、時事評論集十餘種出版。另有《悲情...
淚人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痛哭的人。[例]這部電影太感人,害我哭得淚人兒似的。
秦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發表和出版了大批散文、小說、戲劇、詩歌等作品。他的作品题材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感人,充滿了時代精神,深得海内外讀者的喜愛。他的散文作品風格獨樹一格,被譽為「散文一絕」。小說、童話、戲劇、詩歌、文學理論等都有著作,故又被喻為「一棵繁花樹」。秦牧提倡過大題材的範圍到海闊天空和多方面發展文學的功能,包括教育、形像欣賞、審美、文娛方面,使作品高於幽默和情趣,“寓共產主義思想於閒情趣談之中”。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相傳曾在蘇州虎丘山聚石為徒,解說佛法,石皆點頭。見《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後以比喻言辭精妙,感人至深。如:「他的著作雖不見華麗辭藻,但行文卻似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一般,深深感動了許多讀者。」
狐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妖媚的方法去迷惑人。《晉書.卷一○五.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張忠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綠樹蔭下歇一會兒涼吧!這兩者加起來才是美麗的人生。在高師大任教的李玉蘭認為其詩作常以感性的筆調,紀錄感人的情思,寫出充滿人文關懷與鄉土幽情。他過去寫過許多生與死有關的詩作,是他在40歲至50歲的黃金人生階段,任職於高市殯葬管理所與高市老人之家,讓他真正經驗人生的真諦,參透生死的無常,而發為詩文。
化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生,從一種形體變化而產生新形體。《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資治通鑑.卷八二.晉紀四.惠帝元康七年》:「陰陽恃以化生,賢者恃以成德。」
淚珠盈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淚水布滿眼眶。如:「每當感人的情節出現,她總是忍不住淚珠盈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