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調雨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3) 太公: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釣山林,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 (4) 五方之神:東西南北中之神。東方之神行屬木,南方之神行屬火,西方之神行屬金,北方之神行屬水,中央方之神行屬土。 (5) 受事:接任辦事。 (6) 殷:朝代名。西元前1751∼前1111...
體恤入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體貼入微」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二.杜少陵詩》(據《清詩話續編》引)至於尋常寫景,不必有意驚人,而體貼入微,亦復人不能到。如東坡所賞「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等句,若不甚經意,而已十分圓足,益可見其才力之獨至也。
食生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玩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ˇ,借貸、預支。
王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君夫,生卒年不詳,晉東海(今山東郯城縣西南)人。官至後軍將軍,少以才力著名,肆其意色,無所忌憚,與石崇鬥富,極盡奢華之能事。
抵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敵對、較量。宋.蘇舜欽〈和菱磎石歌〉:「自嗟才力本衰弱,安敢抵敵為之文?」
意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智有謀略。《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鮮卑傳》:「自匈奴遁逃,鮮卑強盛,據其故地,稱兵十萬,才力勁健,意智益生。」
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鉛製成的刀。因為它不銳利,所以用來比喻才力微薄。《文選.賈誼.弔屈原文》:「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四》:「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掉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才力寬綽,從容不迫的樣子。唐.柳宗元〈送苑論登第後歸覲詩序〉:「觀其掉鞅於術藝之場,遊刃乎文翰之林。……左右圜視,朋儕拱手,甚可壯也。」
本事高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力、技能優越出眾。《文明小史》第三○回:「東家見他有良心,又因他先生臨終所薦,必係本事高強,就下了關書,請他抵先生一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